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四十七章 最后的杀招

郑刚一见对方使出了摆出了一副拼命的架势,而且最后一招似乎眼花缭乱,极其难防。

中国围棋里面有句术语;走不好的地方就不走了。

中国武术里面也有句名言;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

索性将手中九节鞭放下,不动如山的站在原地。

淡定面对中山忍的这一杀招。

中山忍是二刀流的传人。

二刀的技法简单的讲就是统一左右两手手上大小二刀的动作,由此达到战胜对手这一目的。

说到这里诸位不觉得有些奇怪吗?

二刀流二刀流,就是使用二把刀的刀法啊。怎么从开始到现在中山忍都只是用右手的一把长刀呢?

还有一把刀呢?

这说明大家都是行家,终于看出问题来了。

就是中山忍号称二刀流,却一直只是用一把长刀在战斗。

其实中山忍使出的最后的大杀招就是真正的二刀流的绝招——二天一流。

这一杀招就是将全部的力道注入到长刀上面,让对手将注意力和防守都击中到这把长刀上来。

而左手才是真正的杀招。

当右手长刀全力攻击对手时,左手掏出胁差。

然后给与对方致命一击。

胁差的“胁”,读xié,在中国古文中,指人的腋窝到最末一对肋骨之间的体表部分,即俗称“腋下”。

在古文中,则专指人的肋骨,日本一直沿用中国古文里的用法。

胁差的“差”,读chā,通“插”,指插入腰间携带的方式。所以江户时代,武士出行时携带的打刀与胁差两口刀,即“大小一腰”。

所以胁差的汉语正确读音,是xiéchā,而不是“肋拆”、“肋插”等等。

关于胁差的功用,即它的角色定位,众所周知是作为打刀的副武器,及用于在狭窄空间如室内的格斗。

今时今日可能只有对日本刀一窍不通的小白才仍旧以讹传讹的认为是剖腹自杀专用吧。。。

中山忍所学的二刀流,真正最后的杀招,其实就是最后使用左手而出的短刀胁差。

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二刀流的精髓就是将长刀和断刃这两款武器,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在对手和敌人被强大的长刀所攻击,所迷惑而带来的窒息和压抑时,左手的胁差最后一击。

在所有和中山忍交手过的对手和敌人中,从来没有人真正看到过这最后的杀招——二天一流。

因为见过最后大杀招的人都全部挂掉了。

所以一般人都以为中山忍的二刀流就是个噱头。

打来打去还是一把长刀。

其实真正的绝招是不会轻易动用的。

而现在中山忍在一楼大厅里面,围观的吃瓜群众面前丢了脸出了糗。

裤子被划破,屁股都暴露出来了。

所以中山忍才决定使用最后的大招——二天一流。

可是当中山忍倾尽全力使出二天一流时,郑刚反而不动如山的站在原地。

顿时中山忍就蒙圈了。

你倒是躲啊,你倒是闪啊,你倒是防啊,你倒是动啊!

结果郑刚一动不动。这下子中山忍一口气憋住就出不来。

因为最后的大招——二天一流是先用长刀攻击,等对手抵抗时,再掏出胁差来个最后的暴击。

可是郑刚违反体育精神,打斗时竟然放弃抵抗了。

那我最后的大招还怎么放呀!

就在中山忍这个家伙迷之困惑之时,郑刚猛然动了。

身体如猎豹一般弹起,贴近中山忍的身前。

出手如风,将中山忍腰间的胁差掏了出来,然后顺势一桶。短刀胁差中山忍的胸口。

郑刚轻声说道;“最后一招二天一流,我帮你使出来!”

中山忍以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胸口的断刃,千头万绪化作千言万语最后只说出一句话;你负责一打五,我负责全图浪。

郑刚轻轻拍了拍中山忍的肩膀说道;“下辈子做个演员吧,可以浪里个浪!”

随后一带二刀流的高手,中山忍就这样挂掉在郑刚的手里。

还是在众多日本人的面前。

眼见黑龙会的高手中山忍竟然被这个中国人轻松的秒杀,日军司令官天海翼鼻子都气歪啦。

高声叫道;“还有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勇士吗?”

“有!”话音未落,走出一个挎着长刀的家伙。

这个家伙是日本日本外务省“同文书院”的剑术教官,日本柳生家族的柳生宗宽。

柳生家是大和的豪族,柳生宗严曾先后仕官于三好长庆及织田信长,后托病辞官而潜心研究剑法。

创立了新阴流的最大的一个分支——柳生新阴流。

此后柳生新阴流成为江户时代最大的剑术流派之一。

柳生宗宽是柳生家族的剑道高手,被日本日本外务省“同文书院”聘为剑术老师。

日本日本外务省“同文书院”直属日本外务省的情报机构——“岩井公馆”。

这个学院实质上是一个间谍学校,专门选派日本青年在中文环境之中学习中文,为日本培养了一大批“中国通”。

公馆下设政治、情报、文化、武装。四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分别在“岩井公馆”的四幢楼房内工作,又互相交叉沟通。专门在中国做些阴暗的勾当。

柳生宗宽就是学员的剑术老师。

能够被日本外务省聘用的,当然是日本数一数二的高手。

带刀是日本武士的传统。而日本武士的辉煌时期,正是从南北朝到战国时代的乱世。

在战乱中,“活下来”比任何严酷的修行都还要有效地刺激武士们大幅度提升实。因此,剑法的飞速进化是很自然的。

初期剑术的核心,便是“一击必杀”。

在战场上,斩杀或被斩杀都是在一瞬间便会决定,所以,最初的一击通常也是最后一击。

而“一击决胜负”的思想下,就要求剑士必须做到能迅速集中精神,准确地对放手的破绽进行会心一击。

所以柳生宗宽一听日军司令官天海翼叫道;还有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勇士吗?的时候,马上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