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吴淞镇和狮子林都被日军占领,宝山县城三面临敌,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守卫的是宝山,捍卫的是国土!
在我们后面,有你的四川,你的江西,你的湖南,你的广西,我的广东!
我们三营全体官兵决定誓死一战,和宝山城共存亡!”
姚子青大声的说道。
“一样。我和工人兄弟们来到宝山,就没打算活着离开。
不过我们还是要研究布置一下。
因为我们的兵力和武器装备以及火力方面都远远逊于日军。
我们必须用最小的牺牲,取得最大的战果。并且尽量能够多坚守一刻是一刻,哪怕多坚守一小时。“
汪寒沉声说道。
“好!我看汪寒老弟虽然年轻,但是好像打仗经验非常丰富的样子。我们一起来商量一下。”
姚子青对汪寒说道。
“根据县志和资料记载;宝山县城城墙周长2190米,高72米。城门4处,雉堞1190处,敌台9处,窝铺40处。
城周有护城河,东南和西北各有水关一座。护城河宽162米,深3米,现在已近乎被填平,没有多少阻挡作用。
城内还有一处比较坚固的建筑,是为宝山中学,用夯土建筑,用砖包砌。
我们可以借鉴古人的防守方法,充分利用城墙上的垛口,敌台,窝铺。
将轻重机枪设置在这些场所,每一个垛口,敌台都是一座碉堡,每一处窝铺里面安排一个班的兵力,作为藏兵洞和后备兵力。
同时做好巷战的准备。将老城的建筑房屋的墙壁打穿,街道主要路口埋设地雷和炸药。
将全部配发德制盒子炮的战士组成数十个小队。
他们专门对划分的区域进行突击和支援等等。”
姚子青听后频频点头。
阵地防守战,最主要的是火力点和战壕掩体。
尤其是像轻重机枪这样的火力组成的碉堡,在防守时是主要支撑点。
可是修筑碉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可是现在在宝山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原先修建的古城墙就留下了大量的垛口,敌台,窝铺等防御设施,现在只需要简单的改造后加以利用,就是现成的火力点。
而且城墙上的几十个窝铺,既可以存放弹药,还可以隐藏少量兵力,在关键时刻起到重要作用。
而最后打巷战,这点姚子青也想到了。
因为利用城墙防守只是拖延时间,日军有强大的炮火,城墙最后肯定会被日军的大炮打垮打塌。
而姚子青的性格是宁死不屈,死战不退。
所以最后肯定会在城内继续和日军作战抵抗。
巷战汪寒提前想到了这点,并且将如何进行城市巷战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也说了出来。
并且组织全部由盒子炮装备的战斗小队进行巷战突击和支援等。姚子青听后非常满意。
当即叫来通讯员,将三营的4个连长全部叫来,然后和汪寒一起就如何布置防御阵地进行来哦探讨和商议。
最后商议完后,分头带人去实施。
随后整个宝山县城进行了一场热火朝天的阵地抢修改造工作。
三营600多名官兵全部上了城墙,对宝山县城的城墙上的各个垛口,敌台,窝铺,
垛口处安排的都是精准射手,旁边有人专门协助配合。
给精准射手指引目标并负责给上子弹。射手只管射击。
这样的好处是利用精准射手的优良射速可以准确的杀伤敌人。
9处敌台安排的都是有经验的老兵,射速精良,并携带大量的手榴弹在敌台。
(敌台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这是专为射杀爬城的敌人设置的。)
城墙上的窝棚也进行了改造,用大量沙包加固。里面设有重机枪,配备两组到三组机枪手。
另外还将宝山县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封死了三个,只留下一个用来运送物资和进出。
以汪寒的判断,三营仅有一天的时间来准备。
没有想到的是三营通讯兵传来电报;狮子林方向又在进行激烈的战斗,目前宝山县城方向没有发现日军进攻的企图。
三营是国军主力18军98师的主力营。
按照国军编制和配置,团级以上单位才配有通讯电台。
而姚子青所在的九十八师二九二旅五八三团第三营,是中央军的主力,所以电台配备到营级。
并且连级单位还每个连配备两台自行车用来进行通讯联络。
这比共产党靠通讯员跑步来进行传令速度和效率高效的多。
一支部队的战斗力是否强悍,通讯指挥能力至关重要。
上传下达及时将讯息在战场上传达下去,并且将下面的情况及时了解,是判断战场形势和走向至关重要的因素。
看见姚子青的三营装备完善,武器精良,汪寒也是暗暗点头。
看来老蒋确实将国军的主力都拉了出来,就是为了淞沪抗战,就是为了打破小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
此时狮子林进行的战斗是98师292旅584团。
在292旅旅长方靖的亲自带领下,对日军刚刚占领的狮子林阵地进行了反攻。
日军立足未闻,加上弹药匮乏,一时被国军夺回了狮子林阵地。
日军联队长大怒,马上命令步兵第43联队进行再次攻击,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最后双方士兵进行了残酷的肉搏战,战斗之惨烈超乎想象。
最后584团仅剩不到300余人,被迫撤出了战场。
但是584的英勇战斗,为姚子青所在的宝山县城争取了一天的时间来修筑和加固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