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我们明明是好意,而且关中富庶,百姓安居乐业的事实摆在眼前,除非是傻子,否则谁不愿意?”小蓉儿不信。
黄易狡黠一笑,“要不,打个赌?输了就会失去这一路的点菜权。”
“好,赌了!”
于是父女二人迈步走进了附近的村子,以路人的方式,跟村里打听近况。
田间地头,一名老者、三名中年、一头耕牛、一具犁耙。
黄易带着女儿走了上去,“老丈、几位兄台有礼,诸位这是在犁地种麦子吗?”
正在地头歇息的几人纷纷起身拱手,笑问客从何处来?
黄易也不避讳,指了指西边,“从关中过来做点小买卖。”
几人神色不一,但却不是警惕,反而纷纷透露出好奇,甚至有个胆大的中年汉子小声问道:“听说关中化肥是神物,掌柜的能弄来吗?”
黄易连忙摆手:“不敢不敢,那种东西虽然在关中人人有份,但却无一人敢带一粒出关,否则马上就被逐出关中。”
那人失望道:“唉,若我们也能用上那化肥,亩产千斤小麦,日子也不用这么辛苦了。”
这时小蓉儿接茬道:“关中并不禁止百姓迁入,你们可以移居过去呀,官府还给分地呢,而且鼓励大家开荒。”
众人纷纷苦笑,“哪有那么容易?这里是洛阳,我们都拖家带口,世代居住这里,亲朋故旧都在,除非活不下去了,否则谁愿意背井离乡?”
“就是,小哥你不懂,关中不设卡我们都知道,但洛阳设卡,大明律,谁敢私逃,三族连坐的!除非是举世无亲,否则谁敢?”
黄易摆手按住了想要继续出主意的女儿。
“唉,其实吧,生活在哪里都一样的。大明也不错,这里是洛阳,自古以来的富庶之地。这些年洪武皇帝励精图治,要说这日子应该没那么难吧?”
听到这话,几人对视一眼,同时露出了苦笑。
牵牛的中年汉子抱怨道:“原本还不错,特别是大明刚开国的那几年。家家都分到了土地,而且鼓励开荒,田亩赋税也低,动不动朝廷就免税一年,大家总算不用忍饥挨饿了。”
“可这几年又不行了,年年打仗,越打越穷!我们老百姓算是遭了殃。”
小蓉儿好奇问道:“越打越穷?是因为老打败仗吗?”
那人笑着说道:“跟胜负没关系。只要打仗,官府就有理由提高赋税,我们就得多交粮食。你说交一次两次还行,年年多交,这谁受得了?”
“我们洛阳虽然靠近黄河,但也是种麦子为主,既不种高产水稻,又没有关中的神物化肥,家家户户就这十几亩薄田,每年产出当口粮尚且不足,再交上去三成四成,分明就是要我们的命呢。”
小蓉儿趁机说道:“嗨,如果是这样,那你们还真不如我们关中。干脆让关中打过来,把你们洛阳也收下好了,我们关中百姓过得很好。”
什么???
几人齐齐傻眼,黄易连忙一把捂住了女儿的嘴,“胡说什么呢?”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