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
罢了,三个月就三个月,总算是谈下来了。
我们不同意也没用啊,总不能现在让关中赶走百姓,那样的话,百姓还不恨死了我们?
“对了,这次修路是个大工程,不知具体需要多少工人?十万以内,我们江南就可以包圆了。”说着,看向了旁边的夏元吉。
夏元吉轻蔑的看了一眼,懒得搭理他。
吕秀才笑了,“具体需要多少人,等三个月后,我们根据工程进度,重新计算需要的人数,再派人同你们商议,现在说不好。”
齐泰连连点头,“应该的,应该的。既然如此,要不咱们先把合约签了?”
现在?
吕秀才愣住了,“这么着急吗?咱们的合作三个月后才开始呢。”
齐泰催促道:“在下总要回去给秦王一个说法。而且买卖早点敲定,咱们的合作可以早点开始,省得再有什么其他变故。”
好吧,反正主动权在我们手上,也不怕你们捣鬼。
“齐大人,我需要提醒你一下,将来我们开始合作,你们官府带领工人过来。倘若有百姓私自过来务工,我们可不做恶人。”
齐泰陪笑道:“那是那是,将来咱们合作一开始,您就交给我们全权负责,这些琐事都是我们的。”
“夏大人,谈完了,一起走吗?”
夏元吉冷哼一声:“不了,君子不与小人同路,本官还要等燕王殿下的回信。”
齐泰嘲讽道:“君子、小人?江北如果真是君子,你就不该来这一趟。大家彼此彼此,何必粉饰自己?”
吕秀才劝解道:“行了,齐大人,我派人送您回去呀?夏师兄还要去看望家师,不能跟您同行。”
额……不敢不敢,不敢劳您大驾。
不用客气,待客之道我们是懂的。
吕秀才坚持派人相送,而且声势闹的很大,从关中到洛阳,人尽皆知。
送走了齐泰,吕秀才叹息道:“走吧夏师兄,师父在等你。”
夏元吉却没有动,反而认真的盯着吕秀才,“师弟,这一切都是关中做的局,对吗?阳谋,而且是无解的阳谋。”
“故意用这种方式,败坏大明人心?三个月的工期,让百姓们先尝到甜头,纷纷称赞关中的仁善和富足。”
“将来再由大明接手,过惯了好日子的百姓,骤然换成艰苦务工,定然要大骂朝廷无道。”
吕秀才耸了耸肩,“师兄,阳谋不假,但全凭自愿,我们没有强迫百姓过来务工,也没有强迫你们两家过来谈判,你们可以不来的,一切保持现状。可你们敢吗?”
夏元吉无言以对。
“说白了,就是恃强凌弱!无论是武力还是钱粮,关中想怎样就怎样,你们两家只要不敢开战,那就没得选。”
“知道为什么不出兵横扫大明吗?”
“师父曾许给小师妹一件事,那就是给她演示一下,不用打仗也能征服天下。”
原来如此!
夏元吉叹息道:“是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没得选!”
“一人敌国,气吞天下,到底是师父。”
吕秀才拍了拍夏元吉的肩膀,“夏师兄,想开点。于大明朝廷来说,很无力,很屈辱。但于天下百姓来说,难道不是好事吗?”
“自古就是国有道,百姓投之;国无道,百姓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