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妃在关中住了一个月,并且代表燕王重新签署了合**议,然后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三个孩子名义上是学徒,说白了就是质子。
只不过关中是孩子们的大姨家,安全不用担心,但那又如何?人质就是人质。
如果没有这伙人质,燕王想重新跟关中建立起往来?做梦去吧,即便是黄易夫妇答应,手下人也不会答应。
得到这个消息,江南的秦王朱樉傻眼了,老四你可以呀,晃我一下子?搞什么鬼?
要不……我也送俩孩子过去?以表诚意?
可是不行啊,人家是以走亲戚的名义送,我以什么名义?总不能直白告诉说人质?
而且人家是连襟,我跟人是仇敌,一个不好,人家可是随时能撕票的。
……
三个孩子留下了,但黄易却没有亲自教导,反而交给女儿,让她带着先走遍关中再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地踏勘体察风土人情,才能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
对此三个孩子不敢有异议,因为被送来之前父王叮嘱过,说大姨夫教什么就学什么,不许喊苦喊累。
关中不大,但想要完全走一圈,在这个车马难行的年代,至少也得半年时光,可苦了带队的蓉儿。
老三朱高燧抱怨道:“大表姐,为什么上学不是跟雄英堂哥他们一样,去学堂念书呢?每天我们都要走几十里的路,屁股都要被颠碎了。”
蓉儿嘲笑道:“小三,你不识字吗?要不要表姐再教一遍?”
额……
“不用了不用了,我认字的,能给家里写书信呢。”看到蓉儿那戏谑的表情,朱高燧被吓了一个屁墩。
蓉儿冷哼道:“少废话,两条路:要么坐马车被颠破屁股,要么下来走路,然后被我打碎屁股。”
啥?下来徒步还要被打?
朱高燧连忙摆手,“大表姐,我觉得马车挺好的,我最喜欢坐马车了。”
为了给三弟解围,老大朱高炽虚心求教,“表姐,在燕京城的时候,我也到过种地的郊外,见过燕国的百姓。”
“可无一例外,全都没有关中百姓这样富足热情。这是为什么?”
蓉儿笑着说道:“很简单,人穷自然就小气,富足了才能大方。我们关中的百姓家家有余粮,顿顿能吃饱,别说你们燕京的百姓了,寻常的地主豪绅也比不上。”
“高炽,想知道为什么吗?”
大胖摇了摇头,“等我带你逛遍整个关中,你多跟这些百姓聊聊,然后再随便找个县,让你做一年县令,你就知道了。”
啥?做县令?
“大表姐,我们是来求学的。”
蓉儿点了点头:“没错呀,这就是你的学业。爹爹把你们三个交给我,怎么教学我说了算。”
“高炽你想学治国之道,读书是学不会的,需要多跟百姓接触,融入他们,然后从官职最低的县令做起,一步步做到宰相就知道了。”
老三朱高燧小声说道:“大表姐,官职最低的好像是村正。”
村正?
蓉儿恍然大悟,“有道理,高炽,要不我介绍你去当村正?关中有许多我熟悉的村子。就这么定了!”
朱高炽幽怨的看了弟弟一眼:老三,我谢谢你。
然后蓉儿又看向朱高煦,“高煦,你想学什么?”
老二朱高煦目标很明确,“大表姐,我只喜欢习武,不仅能武艺高强,还要能带兵打仗!”
蓉儿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志气!武艺我来交,兵法就需要爹爹了。”
然后三人全都看向了老三朱高燧。
朱高燧腼腆的低下了头,“大表姐,我还小呢,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