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年惯例,北越军队一般会在即将到达突袭之地时化整为零,分流进入目标区域。
因为以往所前往的流民谷以及大伤镇并无法拉开比较长的战线,往往还会分出批次。
不过今年目标是辽阔的春风镇和北荒南廷,也就没有批次一说。
此次集结的八万兵马一次性投入战斗。
如此大批量的化整为零极需魄力,也就亏的是李诡提前给此次的指挥官下了命令,方才使之有胆量兵行险着。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北越和北荒南廷都需要这一次次的冲突碰撞,如此才能展现自己作为两处皇城之间缓冲门户的作用。
至于每次的这种冲突,哪一方守不守得住,哪一方攻不攻得进去,就当别论了。
张患得与自己手下得几个新兵分到了一处,班头会跟着自己手下带的兵,这很正常。
每一支队伍还会有一位随军监察,主要是防止这一只小队叛变以及负责这支小队的军功记录。
这一肥差通常由北越一些将门世家的子弟充当。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让他们上到战场上去捡些军功,为之后进入政林、兵营打好基础。
这一支随军检查会在从北越开拔之时便单独划分出一个阵营,几个营的领将会帮他们尽快熟悉军中情况,以及怎样不在之后的战争之中被杀。。
既有可能被敌军所杀,也有可能被自家军队所杀。
他们能从这里面捞些油水,但那也不能太放肆。
寻常军士用性命换来的军功,你若是太过贪墨,不用其他什么人出手,这些军士就会联手将这混蛋监察杀了然后叛变。
这时候,随军监察的人头就是最好的投名状。
当然游弋于大军中间的“军需官”会把叛逃小队尽数格杀,至于救不救下监察官,就看他们的心情了。
“军需官”是军中五转以上的高手,寻常时候不会见他们的身影。
他们的职责是护送军队给养,以及必要之时拦截诛杀敌军高手。这是不同于世俗战争的另一层次,也是张福掌管大军的依仗之一。
这一群隐藏在暗处的高手,便是张福这些年收服江湖气运的同时收集的一群江湖余孽,基本上是些不容于天下的败类,张福恰好给了他们一个能够藏身的暗处。
为了避免人心惶惶,这些人的存在,也仅限于高级军官以及特殊的随军督察营知道。
这些人只有在发生叛变等大事之时才会出现,一般而言不会管军管中琐事。
但这一次北越军营最大的那张行军帐中,几位领将犯了难。
张患得之前交代他们一切按照规矩来,但他那一只小队是否要派去随军监察?
监察营里没有一个人愿意揽着苦差事,先不说不能明目张胆捞好处,还极有可能惹恼了张患得丢了性命。
张患得杀一个世家子弟,还指望着报仇?说不定那个世家家主还要亲自到王府千恩万谢小王爷出手清理门户呢。
事情其实远没有这几位领将想的这么复杂,因为张患得这时已经集结了几个军需官在去往清风寨的路上了。
这几个军需官有四个是六转修为,还有一个是达到天道第三道门槛的术士。
上一次北荒之行连春风寨的影子都没有见到,这一次却是要去和赵思迁碰上一碰。
传闻此人这几十年来靠着北荒资源已经将自身修行至万物生发的武道第八转,更是有一位据说是到了“平天下”境界境界的读书人给他谋划。
这些年来隐隐有与北荒镇南王争锋的迹象,力图将北荒南廷一半军镇收入自己麾下。
一个出自于没落世家的子弟被派到了张患得的小队,只是到达只是便已经知道自己这位世子已经脱离大军先行北上了,看着几个修为已经到达二转的普通士兵,想着这哪里是寻常小队啊,人人去当个班头也够了。
春风寨外有一峪口,传闻春风到此即打止掉头。
因此再以北便要么是常年冰封的雪景,要么是一望无垠的荒漠,之有极少地方才有草原分布。
而春风寨便处于那极少数的春风北泄之地。
张患得一行已经进入了春风寨境内,一入此境,便感觉有一悲怆之境弥漫。
这正是平天下之境界的读书人特有的造境之法。
不理会心中波澜,一行人向着更北处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