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逗弄着可爱喜人的弘昼,简直是爱不释手,难怪太后常说弘昼喜人。
好一会儿,康熙才想起还有个弘历:“你可是弘历啊?”
只大弘昼两个月的弘历听到康熙叫了自己,无惧天子威仪,不慌不忙向前:“回皇爷爷的话,孙儿正是弘历,孙儿给皇爷爷请安。”
只见弘历步伐稳当,行礼从容,大方得体,全无两岁孩童该有的紧张,尤其那双秋水般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康熙心中一阵惊喜,这是他一众孙子当中见过最出色的。
“好!不错!起来吧!”
“谢皇爷爷。”
康熙还抱着弘昼,但注意力完全被弘历吸引,忽想起两年前弘历出生那天,早朝上太后派人拿给他看的弘历八字及算师的评注。
康熙默想了一会儿,看都不看一眼就把弘昼挪给李德全,李德全赶紧接过,好像接了个物件。
“弘历,平时可读书?”
“回皇爷爷的话,额娘已让孙儿与弘昼认字了,平时额娘也常读书给孙儿们听,睡前还与孙儿讲故事。”
“喔?你额娘讲了什么故事?”
“额娘讲了好多故事,皇爷爷想听吗?”
“想!你随意讲个来。”
“是!一回额娘给孙儿讲了个所罗门王的故事,在遥远的西方有个叫所罗门的王,一日两个孩子的额娘求见,其中一个孩子死了,只剩一个孩子,两个母亲都吵着说那是自己的孩子,所罗门王这时候头痛了。”
“嗯?然后呢?故事没有结局?”
“有哇!可额娘从来不先讲,要让孙儿自个儿想,想好告诉额娘,额娘才愿意讲结局。”
“那弘历想出来没有?”
“嗯!孙儿想出来了。皇爷爷想出来没有?”
胤禛闻言,眉头微动,悄眼看向康熙,只见康熙面带悦色,放了心。
“这要皇爷爷说,这孩子干脆谁都不给,发配至西北军营,日子久了,那个一直关心他的就是母亲了。那弘历的答案呢?”
“弘历想的是,让两个额娘一起养他,这样他有两个娘,多好。而且也像皇爷爷说的,日子久了,一直关心他的就是真的额娘。”
“那真正的结局是什么?”
“额娘说,那所罗门王当场让人把孩子劈成两半,一人一半,真正的额娘听见好害怕,赶紧说她情愿让出这个孩子,于是所罗门王认为她才是真的额娘,就把孩子给她了。”
“这办法是不错,即刻见真章。”
“可皇爷爷,孙儿还是觉得皇爷爷与孙儿的办法比较好。”
“喔?为何?”
“故事里那个真额娘也可能是假的,她只是脑筋动得快,马上接话表态,所以大王才把孩子给她。但皇爷爷与孙儿的办法都是‘日久见人心’。”
康熙无语,胤禛也眼睛一亮,父子二人心中同一个念头:“孺子可教”。
“不错!弘历啊,皇爷爷再问你,你额娘让你去勘灾,有什么心得没有?”
“有!孙儿觉得,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个国家要先顾根本,将来才能长得像树树一样壮壮。”
噗嗤一声康熙失笑,弘历前一句义正严词,后一句马上泄了底,稚气十足。
“四阿哥,这些糕点是若曦做的吧?若曦可在?让她过来。”
“是。儿臣领命。”
康熙笑着拉过弘历,又问了好些问题,等若曦赶来时,弘历已被康熙考校几段经书,弘历还能加上自己的见解,有些虽然深具童稚,可许多看法是超乎常人所想,独道有理,这不是师傅能教出来的,也不是有心人能硬养成的。
出乎意料之外,康熙竟起身抱起弘历,胤禛与若曦赶忙向前,康熙却身形一侧,赶忙将弘历一护,瞧态势这孩子从此归他所有。
“四阿哥,可有请师傅给弘历启蒙?”
“回皇阿玛的话,弘历刚足两岁,尚未请师傅启蒙。”
“既然如此,即日起白日让弘历进宫,朕,亲自给他启蒙。”
若曦闻言一愣不动,胤禛忙拉了她跪下谢恩,康熙也没喊起,只顾着弘历,弘历也懂事,咬唇不语,忍着什么似地看着他额娘,给抱着抱着就上了龙撵。
康熙一走,胤禛赶忙扶住若曦,若曦大哭失声。她晓得的,一直都晓得早晚有这么一日,但终于来临时,要一个母亲何其舍得。
从此往后,弘历不再是爱新觉罗胤禛与马尔泰·若曦的儿子,而是雍亲王与钮祜禄氏的儿子、大清康熙皇帝的孙子,早于两代之前预立的皇储。再一次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