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5章 柴窑制作秘法的隐藏方式

这里的瓷器不只是种类齐全,数量多,而且大多数都是精品,有些甚至是稀世珍宝。

逛完了亚洲馆,他没有发现一件与柴窑制作秘法可能相关的物品,大部分的文物,他都用鉴定术鉴定了一遍,也是如此,他摇了摇头,看来还真要请小神兽出场了啊。

林舟首先使用了一次搜宝术,金光闪闪的小貔貅再次出现,围绕着他转了两圈之后,朝着周围嗅了一下,面上露出了非常兴奋的神色,两只眼睛都冒出金光了,用小爪子向着地面指了一下,直接从二楼飞了下去,钻到了地下。

看到这一幕,他总算是明白了,怪不得鉴定了那么多文物,都没有任何的发现,原来是藏在了地下宝库里,还没有被展出。

难道说,他还要想办法进入地下宝库吗,不过说起来,以他现在的名气和能力而言,进行大都会博物馆的地下宝库,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当然,首先要弄清楚,柴窑制作秘法究竟隐藏在什么东西里面。

由于他只使用了一次搜宝术,所以,小貔貅钻进了地下之后,便没有了声息,随后,他再次使用了搜宝术和鉴定术的组合,这样的话,就可以使得小神兽搜到的宝贝,获得鉴定的信息。

从刚刚小神兽双眼都冒金光的情况来看,很有可能搜索到的,就是柴窑制作秘法,稳妥起见,他在小神兽上,附上了两次鉴定术。

小神兽按照流程走完之后,眼睛再次冒着金光,钻进了地下,过了没一会儿,眼前就浮现出了鉴定信息。

第一个浮现出来的,竟然是一件龙袍,从风格来看,好像是唐代的,又好像与宋代有些联系,他仔细看了一下旁边的信息,面上露出了一抹异色。

这件龙袍的年代,不是唐代,也不是宋代,而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而且还是周世宗柴窑的龙袍,他的内心不禁露出了激动之色,没想到在这大都会的博物馆中,会有一件柴窑穿过的龙袍,从鉴定信息上的图片来看,这件龙袍是有着修复的痕迹,而且修复的技术一言难尽。

搜宝术传回来了这龙袍的鉴定信息,难道说,柴窑制作秘法,就隐藏在这龙袍里吗,只是,这龙袍是被修复过的,那么修复师们,肯定也会拆开龙袍,对里面进行一些修复,按照常理来说,如果里面真的藏着东西,绝对不可能到现在。

除非里面的东西,是用另一种方式隐藏着。

很快,他的脑海里再次出现了鉴定系统的提示,眼前也浮现出了第二个鉴定结果,看完之后,他的面上露出了兴奋之色,果然,果然是柴窑制作秘法啊。

看完了整个鉴定信息,他的兴奋之色,转变为了无限的感慨,古代的工匠,真的是巧夺天工啊,在这在龙袍里面,确实隐藏着柴窑制作秘法,但是,正如同他所猜测的那样,是以另外一种方式藏了起来,任何人看到,都不会觉得这里面隐藏着秘密。

这种方式,就是以刺绣的纹样所隐藏的,在龙袍里面,有着许多不规则的纹样,而这些纹样,其实是制作秘法的一些笔画,想要真正的把柴窑制作秘法重现出来,就必须要根据这些纹样,完成刺绣。

更重要的是,这些纹样,是以篆书的形体,来进行变换的,篆书可以说是极为复杂的一种书体,有些朝代的书法方式不同,每个人的书写方式,同样会有所变化。

哪怕林舟现在有着高级刺绣术,可是对于这些篆书,却是一筹莫展,有些纹样只有廖廖一两个笔画,实在让他猜不出究竟是什么字。

这个时候,他不禁有些后悔,早知道跟着岭南的崔老学习篆刻了,他也不至于这么的被动。

这以篆书进行变换的纹样,根本不会被任何人察觉,也就是他有着鉴定术,可以鉴定出其中的奥秘。

林舟看着脑海里的纹样,也只能先回去自己研究研究了,然后看看有没有办法得到这件龙袍,如果得不到龙袍,他就跟着崔老学习篆刻,把这些纹样转换成完整的篆字,将柴窑制作秘法,重现出来。

他有些不舍的离开了亚洲馆,在门口看到了展览的宣传书,五天之后,有一场华夏皇帝龙袍展,持续一个月时间。

看来还是有希望见到这件龙袍的,林舟面上露出了一抹笑容,随后,又使用了一次搜宝术,看看除了柴窑制作秘法,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

只不过,搜宝小貔貅围绕着他转了两圈,在周围嗅了嗅,朝着他摇了摇头,化做光点,消失在了半空中。

果然,想要在博物馆里淘宝捡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毕竟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经过了许多鉴定专家的观看,像画中画那样的东西,可不是随处可见,也就是柴窑制作秘法以另外的方式隐藏了起来,不然,根本轮不到他来发现了。

在博物馆里又转了一会儿,林舟便走了出去,回到了酒店之中,检查了一下房间没有任何监控设备后,他打开了鉴定信息,按照信息上的模样,在纸上描绘出了这些纹样。

如果他猜得没错,这柴窑的制作秘法,应该是柴荣自己要求绣上去的,因为皇宫内的工匠们,不可能冒着杀头的风险,在里面绣一些东西。

从柴窑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柴荣对于这座御窑的重视,甚至还规定,合格的瓷器只允许在宫廷里使用,残次品全部当场毁掉,不准流入民间。

而且根据历史记载,在设计御窑瓷器时,柴荣用一句诗,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为了保证质量,柴荣的弟弟柴贵负责监管御窑,调集了民间最优秀的匠师和艺术师,精心设计,严格配方,不断改进工艺。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还创造性的在釉泥中掺入了玛瑙,翠玉,黄金等原料,使得柴窑成为当时诸窑之冠。鉴宝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