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说刘禅怀疑诸葛亮,而是君无威信不立。
而这次,大汉南军却离开了成都,提前到了汉中,在吴懿的统一率领下,东进支援洛阳。
能到现在还不摆烂,不过是郭淮的人品德行不允许他这么做而已。
大汉北军虽然也是属于天子亲军,但它本身的职责就是“外有战,北军出”,身上的皇权烙印有,但并不重。
姜维都不知道自己是领兵出战还是带兵游行去了。
张嶷想不通,但同时,张嶷又知道,距离自己不超过百里之外,就是吴懿所率领的蜀地郡兵,而他们的目的地,也是襄城为了避免出现吴懿不知前方具体情况,错失战机的可能,张嶷立刻派人给吴懿送出了军报,详细说明了现在襄城的情况。
因此,这一战,才是严格意义上来说,南军的成军一战。
而且,就张嶷所呆的位置来看,不管是樊城还是襄城,都是处在重要战略节点上,跟郭淮呆在汝南放养的待遇,是完全不一样的。
至于最后一个副将陈式.嗯,这是吴懿在汉中军中的老搭档,同时也是被吴懿拉来凑数的。
这点,不仅刘禅明白,诸葛亮也明白,所以才有了诸葛亮的迁都之议,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给刘禅耍存在感,建立足够的威望用的。
至于为什么这次出兵的人数是一万,而不是南军全部的兵力两万人.阿斗总得留点人在身边吧,万一益州还有些心怀不轨的人可怎么办?!
就.随便吧!!!
现在的郭淮,你让他奉命从事,他大概率是不会拒绝的,毕竟深受大魏厚遇,这点节操他还是有的。
否则的话,就“外戚”这两个字在大汉四百年里的“名声”和“地位”,诸葛亮能用他吴懿才怪呢。
虽然大汉朝廷的上一代,在步太后的管理下一向和睦,吴太妃在宫中也没有什么实权.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吴懿既能出任汉中太守,还能单独领兵的原因。
刘禅需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威望,但是呢,迁都这个事儿,牵扯太大了,哪怕是诸葛亮最后妥协之下,采用了让刘禅巡幸长安的借口,依然是遭到了蜀地本土派的强烈反对。
但可惜,张嶷实在没有找到任何的奇异之处,就仿佛,这支军队就是以这样的速度在正常的行军而已。
可南军不一样,南军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拱卫京师都城的,除非是天子有明诏,否则南军轻易不离都城南军更能体现皇帝的意志。
两人当然有意见,尤其是姜维。
所以说啊,阿斗这次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把南军派了出来,交给吴懿统帅,驰援洛阳.既然不让迁都,也不好明目张胆的巡幸长安,那么我这个当天子的,派出自己的亲卫军队出战,用来树立威望,这你们总不能反对了吧?!
其中,有两万兵马,是吴懿所部的汉中郡兵,但还有一万兵马.是大汉南军。
而张嶷呢,虽然也同样坚守了十年的樊城不挪窝,但张嶷的官职,可是一路在高升的。
这个,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啊.你们不是来进攻襄城的么?!
但你指望他能发挥在凉州时的那种主观能动性,打下在凉州时那种类似“天神”威名.郭淮只能说是累了。
大汉南军,跟北军一样,也是诸葛亮一手训练出来的精锐部队。
而吴懿接到了来自张嶷的军报后,独自思索了一会儿立刻叫来了自己的三个副将军议。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张嶷这边,越看越觉得魏军的行动,有些诡异。
姜维憋着想展示自己的才华很久了。
因此,姜维立刻向吴懿献计,说道,“维愿率本部兵马,自舞阳县绕道,奔袭许昌,一战而定。”
吴懿听完,直接吓了一跳.好家伙,年轻人,够胆大的哈。
但仔细想想.吴懿突然觉得吧,这事儿好像也不是没有可能
()
wap.dingdiano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