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谁知道,这帮五溪蛮不仅热情的提供了向导,还赠送了一批粮草给到石苞。
最要命的是,话里话外的,五溪蛮人还在试探,大汉军队,什么时候能杀回武陵郡来.他们一定会喜迎王师的。
作为宗室将领,孙盛知道自己现在能独领一军的原因是什么,所以啊,这事儿他只能是硬生生的咽下这口气。
这还只是襄阳方面的援军,如果再算上蜀地巴郡的援兵那也是个大问题。
第二个不利因素,是蜀军方面,随时可能出现的援军。
继续这么耗下去,不能取得足够的进展的话,那么光后勤的压力,就能把东吴军给拖垮。
包括当年刘备刚刚打下荆南四郡的时候,五溪蛮也是这态度。
军报,是公安城的吕岱发来的,而这条军报,成了现在江陵之战中,最大的一个变数。
当时吕岱的判断,石苞要么就是迷失在武陵郡的群山中,要么就是被武陵郡的五溪蛮背叛,割了头颅来找大吴领赏吕岱是真的没想到,石苞居然在武陵郡的山里面,闹出来这么大的动静。
在两人的治理下,其实五溪蛮的日子过的还不错的,起码不用一到冬天就担心会活不下去,也不用担心出山去交易,会被汉人欺压。
周瑜实在想不明白,现在的武陵郡身处大后方,蜀军到底是用什么手段,瞒天过海的去偷袭武陵郡的。
<div class="contentadv"> 而这点,吕岱倒是在战报里说明了.这事儿,跟吕岱多少还有些关系。
武陵郡遭遇蜀军袭击。
东吴对待异族的态度,基本上可以参考山越的下场那就是一个丁口和兵源基地,而且是用完就扔的那种。
同样,也由此可见,这个时候的诸葛恪就这么嚣张跋扈周瑜看在眼里,心中却始终有着一丝阴翳。
但这个建议,别说周瑜,陆逊等人了,就是诸葛恪,都直接翻白眼,对孙盛冷嘲热讽的。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石苞还是小心戒备的.但架不住,连续几个五溪蛮部落,都对他石苞非常的友善啊。
拜托啊,咱们是在南面囤积重兵围攻江陵城,而江陵城的地势又是北高南低的地形掘长江水,水淹江陵城,到底是淹敌军还是淹咱们自己啊!!!
用计就不能带点脑子的么.这是诸葛恪的原话,差点没把孙盛给气出好歹来。
石苞当时就开始留意了,试图寻找到异族如此态度的原因。
管你五溪蛮是不是能活的下去呢,老子只要你出山来给老子种地,其他的,老子一概不管。
徐庶本身的政务能力也不差,再加上他几乎是完全沿用了诸葛亮的治理策略,一点都没改。
但不管怎么说,诸葛恪能看到这一点,说明他不是那种有勇无谋的人,只是这个性格脾气多少是个问题周瑜还是训斥了一下诸葛恪,同时安抚了一下孙盛。
一直到了这种时候,五溪蛮的各部落首领,才算是明白了大汉官府的好吴人官府就没把他们这些五溪蛮当人看啊。
周瑜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毕竟,武陵郡多山,而山里的生活,真的不好过,如今汉人过来了,要重新恢复这里的统治,让五溪蛮承担各种赋税,搜刮走五溪蛮手里的最后一点粮食.这谁能干!?
因此,一开始的时候,五溪蛮对大汉的统治,也是持敌视态度的。
如果说,这时候五溪蛮内部,有一个类似沙摩柯这样名义上的领袖,那么五溪蛮倒也不是非要受这个罪可惜,沙摩柯已经在五年前就病逝了,如今的五溪蛮内部,因为各种争权夺利,彼此不服,闹得非常厉害,根本团结不起来。
本质上来说,石苞是兵败逃到五溪蛮的地盘上的,所以石苞对五溪蛮还是有一定的警戒心里的.这年头的异族是什么德行,石苞不可能不知道。
当然,最重要的不利因素,还是眼前的江陵城不管怎么阻截蜀军援兵,如果不能攻下眼前的江陵城,一切都白搭。
事实上,一开始的时候,石苞也没想过,自己还有杀回武陵郡的一天。
而且是周瑜和张溪,都没有想到的变数。
而历经了这几年,东吴对武陵郡的统治后,五溪蛮的不满,是积攒的越来越多,而免不了的,自然也会有不少的部落觉得,其实让汉人官府来统治武陵,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石苞带兵进入武陵群山后,会有五溪蛮部落欢迎的原因他们还以为,这是大汉官府又打回来了呢。
等到搞清楚了这点之后,石苞敏锐的察觉,自己的建功封侯的机会,好像来了!!!
()
wap.dingdiano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