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子,老子一直以来都小看你了啊。”
沉默许久后,朱元璋拍了拍朱橚的肩膀,搞得朱橚差点儿瘫软到地上了。
鬼晓得他鼓足了多大勇气,才说出这样的话的。
没错,这便是朱帧的建议,让朱橚不要有任何顾虑,实话实说就行。
朱帧是很清楚朱元璋的脾气的,你若是扭扭捏捏,搞一堆借口,他反而不会答应你任何事情。
可你要是一开始就把话挑明儿说了,反而会赢得朱元璋的赞赏。
“橚儿啊,你能有这种志向,老子指定是很赞成的。”
“可问题来了,你总得有个事情做吧?是纯游山玩水,还是干点儿别的什么?”
朱元璋眯起眼睛,认真地询问道。
他不是个迂腐的父亲,明白孩子大了,必须要给予一定的自由。
尤其是对于朱橚这种有很大问题的孩子,朱元璋更是异常操心。
众多孩子中,他现在最担心的,一个是老二朱欆,这货纯纯跟个没脑子一样,惹得朱元璋异常头疼。
另一个,则是老五朱橚。
这家伙纯书呆子,除了看书什么都不会做。
朱元璋最近一直在担心,关于如何给朱橚册封的问题。
毕竟从朱欆的身上,朱元璋明白王爷不是任何人都能当的,一个不小心,搞不好老朱家的名声都要给败完了。
就朱橚这书呆子的架势,朱元璋生怕这小子成为了朱欆二号,那麻烦可就大发了。
可现在好了,朱橚自己要求另一种活法,朱元璋也是非常欣慰的。
当然了,他必须得知道,朱橚究竟为何要外出游历。
对于朱元璋的问题,朱橚也是有些激动。
他读了这么多年书,一直想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现在终于有这个机会,他怎能错过?
接下来的时间里,朱橚将《聊斋志异》的事儿详细地讲给朱元璋听了听。
朱元璋倒也是听得十分沉浸,从头到尾只是听着,并没有打断朱橚。
很快,朱橚便讲完了,毕竟他现在了解的东西毕竟有限,很多精彩的故事都讲不出来。
就他现在给朱元璋讲的,还是朱帧曾经跟他喝酒时,随口讲的小故事。
朱橚对其稍加修改,便也成为了聊斋中的最初的几个故事。
“挺好的,看来咱老朱家,也要出大文人了啊。”
朱元璋拍着朱橚肩膀,倒也认可了他的想法。
“我有预感,你这《聊斋志异》,绝对能够流传千古的。”
闻言,朱橚也是激动无比。
从小到大,这还是父皇第一次认可他。
当然了,朱橚也不是个独揽功劳的主儿。
他紧忙解释道:“父皇,其实聊斋并非孩儿的构想,是六弟给我的建议。”
“老六?”
朱元璋震惊无比,他万万没想到,朱帧在写书方面,也有着如此强大的功力。
好你个老六!你还有多少能耐是老子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