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敦义坊后。
周宁认真的审视了一下大门上的匾额。
这里以后就是他安置丫丫他们,并且实施教学的地方了。
自然就不能再挂以前的匾额。
可是叫什么好呢?
要是按照后世的习惯来,应该叫某某希望小学。
可周宁又不是教到小学后就不教了。
然后让他们升学到其他书院去继续读书。
那么小学二字就不适合了。
周宁前世是文科。
但他可不敢在这个大儒遍地走的时代拽文。
所以往后只能老老实实的教理工。
教授的学科也就很好确定了。
国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
这样一来。
这个地方的名字就呼之而出了。
敦义工学院?
不行!
敦义二字有点小家子气。
很快。
周宁心里又有了一个合适的名字。
长安理工学院!
当然了。
周宁也会分阶段教学。
五年小学为启蒙、五年中学夯基础、五年大学出人材!
所以现在它还只是附小级别。
以后还会是附中。
只有当丫丫他们长大了之后。
这个地方才会成为真正的理工学院。
等到以后有机会了。
再来开设其他文科的学科。
比如哲学、经济、教育、艺术、理学、工学、军事等等。
反正是一步一步的来。
不着急。
避免步子大了扯着蛋。
确定了学校的名字和发展规划后。
周宁从王连虎手里接过了速写本和鹅毛笔。
开始记录学校的规划和改造方案。
他的这些零碎物品都是装在王连虎腰间的一个硬皮革袋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