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总管摇摇头,眼底的神色倒是暖了几分:“您带不进来的,带进来了也麻烦。”
“那您能出宫吗?配合针灸效果会更好。”
齐总管咬咬牙,他确实腰疼得难受:“我想想办法。”
宋晓云点点头,没问人家什么办法,她也打算待会忙完去给徐大人也送点药膏的,毕竟今天人家帮了她,那么大年纪了也不容易。
听系统说那老头还很好心地把她挡住让她睡觉。
“小宋大人,到了。”
齐总管引着她进去,一抬眼就看到了威武霸气的皇帝,虽然她不怕,但是盯着皇帝看有大不敬的嫌疑,她还是老老实实弯腰行礼。
“拜见陛下,见过各位大人。”
“坐吧。”
皇帝挺大气的,她们这些做官的除了上朝,平日里见到皇帝只要行礼就可,不用下跪,所以大楚的官员也很硬气,说辞官那是真辞官,皇帝的面子都可以不甩。73zw捌.com
“谢陛下。”行完礼她就转身坐到末尾的椅子上。
户部尚书李大人直接看了过来:“小宋大人,你那蔬菜大棚建得如何?”
皇帝和其他大官都看了过来。
现在相当于小朝会,这才是真的在商量国家大事,在坐的都是各部尚书和侯爷等级的人物,倒是一个皇子都不见。
她本来想站起来回话的,皇帝摆摆手让她坐下,小朝会没有那么多规矩。
她心安理得地坐着,启禀陛下:“蔬菜大棚已经建造完毕,种子也已种下,再有十天左右应该要发芽了。”
“喔。爱卿进度挺快啊。”皇帝满意地点点头,他还以为得有十来天才能开始播种,想不到他的小官还挺能干。
“多亏了李尚书经费给得爽快,微臣才得以加快进度。也多谢陛下提供的皇庄,皇庄的地微臣看比附近的地都肥沃许多,可见陛下福泽深厚。”
皇帝和李尚书对视一眼,又移开了目光,看着疯狂吹彩虹屁的宋晓云很满意,是个知恩的。
“除了蔬菜微臣还尝试种其他作物。若是成功再上呈陛下。”
皇帝抚了抚胡须:“那就等爱卿的好消息了。”
李尚书也看了过来:“小宋大人,你研究了两季稻目前看来是可行的,今年种植的稻子已经全部留作稻种,目前由户部这边保管。”
“一共有一百余旦,还有红薯一共三千七百个。红薯藤若干。”
“明年这两季稻便要推广开来,但是一些地方的司农官还不懂如何种植,不知道小宋大人有什么好想法?”
原本他们商议的让司农寺派人下去,但是毕竟人手有限。
其他大臣也看了过来,像礼部尚书这样有些看不起他的人都看了过来,倒是要看看她有何见识。
也有人信服她能力的,比如李尚书,比如老唐大人。
“李尚书,不如发个政令下去,年后让各地的司农官进京学习。”
李尚书点点头:“倒是个好办法,只是偏远地方的就要提早进城了。”可能年都过不了了。
宋晓云一愣,转头看向皇帝:“陛下和李尚书打算如何分配这些稻种。”
“每个州府都分一些是不现实的。微臣建议先从较为贫困的州府开始推广,比如靠近边关的州府。”
皇帝和李尚书对视一眼,这和他们预想的不一样。
皇帝不由得问道:“为何要从贫困的州府开始,不从京城这边往外扩?”
宋晓云微微叹气,还好她能参与进来,看这情况大家和她的想法都不一样。
“你这倒是和老唐一个想法。”
她微微惊讶地看向老唐大人,不愧是巡视过天下的巡查使。
“陛下,不仅仅是要从贫困的州府开始,还要从贫困的下县开始,比起靠近京都稍微富裕的州府,那些贫困的州府更需要这些稻种。”
“而且臣建议这稻种只能分给村民,禁止王公贵族、官员的私田、近亲、职田还有那些当地望族购买。若是知法犯法,施以严惩。”
“陛下,若不如此,恐怕这些稻种就到不了老百姓的手里了。”
宋晓云目光真挚地看着皇帝,皇帝也有些动容,想不到她想了这么多,他还想着自己留一些种在自己的皇庄呢,此时也不好意思提了。
和皇帝一样想法的大臣也有,比如礼部尚书。
“小宋大人如何界定这官员的近亲?若是他们雇佣村民去买呢?这又如何能阻止,而且我等也是大楚的百姓,为何不能分我们一些?”这么高的产量,收到消息的人早就在等着了。
宋晓云微微一笑:“梁尚书,这我确实阻止不了,但若没有规定百姓更加一点都拿不到了,有了规定,就算有官员想要昧下,也要顾虑一些,多少都会分一些给百姓。”
“我等都是大楚的百姓不错,可是梁尚书,您有多久没有去过民间了,靠近边关的州府本就是苦寒之地,有些地方减赋三年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