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华趁着赵声、邓莱、张隆三方势力大战之际,派遣岳林、李勣率领五万大军攻打沛南地区,一路势如破竹,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拿下了整个沛南地区。
可是这个时候,赵声、邓莱、张隆三方势力也回过神来了,知道自己是被岳华给利用了,随着邓莱、赵声的先后的退兵,张隆终于可以腾出手对付岳家军了,张隆亲率十万大军北上攻打李勣所部,李勣不敌,退到蕲县,虹县、向县、洨县、谷阳等地先后被张隆收复。
崇化二十八年,六月十八日,张隆率领十万大军兵临蕲县,岳林也率领大军南下增援,由于攻打相县损失较大,所以岳林的三万大军只剩下两万出头,和李勣合兵一处,还不到五万人马,但是他们所面对的可是张隆的十万大军,这一次,他们没有了赵声和邓莱的帮助,也就是说他们要独自面对张隆的十万大军了。
蕲县城头,岳林和李勣二人看着城下的淮军大营,神情很是凝重,他们只有不到五万兵马,而城外的淮军却有十万之众,敌众我寡,岳林便打算写信回陈县求援兵。
可是却被李勣阻止,李勣说道:“武平公,如今我军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在这里,主公手中也已经没有多少兵马啦,如果再抽调援兵,恐怕陈郡、梁郡就危险了。”
“那现在该怎么办?不求援兵,我们如何夺回谷阳等地?要知道就算我们击退了城外的十万淮军,但是淮河以南便是淮军大本营九江郡,他们可以有源源不断的兵马支援前线,没有援兵,我们蒙古守住蕲县就谢天谢地了。”岳林有些不甘心的说道。
岳林也知道岳华手中已经没有多少兵马了,但是如果岳华不增派兵马,他们拿什么跟淮军打啊,就算能够击退城外的十万淮军,可是九江郡内还有十几万淮军,人家可以源源不断的支援,前线,到那时候,别说夺回谷阳、向县、虹县、洨县、龙亢等地,就算是蕲县也不一定可以守住。
而蕲县的情况,远在陈县的岳华也已经获悉了,可是正如李勣所说的一样,岳华倒是想增兵蕲县,但是此时此刻的岳华已经无兵可派了,现在岳华手中只剩下三万精兵,但是这三万兵马,要防守陈郡、梁郡十几座城池,本就相形见绌,哪里还有兵马去支援蕲县啊。
为此,岳华还召集麾下所有文武商议,希望他们可以拿出一个对策,看看哪里还能调兵,可是想来想去,真的无兵可派了。
“主公,属下明白主公心中的宏图伟业,但是真的无兵可派了,如果将最后的精锐派去支援蕲县,那一旦陈郡、梁郡有危,又当如何是好呢?还望主公三思!”老将毕元说道。
“本官为了夺取沛南,做了这么多的努力,难道真的要前功尽弃吗?”岳华一脸不甘的说道,他为了夺取沛南,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还将麾下超过半数以上的兵马都派了去,总不能就这样前功尽弃吧,再说了,岳家军的损失也不小的,如果退兵,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
可是毕元又说得对,现在已经无兵可派了,如果将最后的三万人都派到前线,那陈郡和梁郡还要不要了?可是如果不增兵的话,那谷阳、向县、虹县、龙亢、洨县五地就拿不到手了。
“主公!”这时,房玄龄出列说道:“其实沛南十六县,我军在拿下了十一县之后,已然是后继乏力了,如果强行打下去,只能是徒增伤亡,甚至陈郡、梁郡两地都会有危险,主公,不能再增兵了,不过也不能退兵,我军损失了这么多的将士才拿下十一县之地,如果就这么放弃,未免太过可惜,可传令武平县公和李中郎,让他们守住蕲县就好了,新平县公和李中郎手中有将近五万兵马,完全可以守住蕲县的,淮军刚刚经历大战,必不能久持,用不了多久就会退兵的,还望主公三思。”
房玄龄的意思也很简单了,岳家军这一次行动本就是如同火中取栗,现在既然人家张隆都反应过来,就很应该见好就收,拼家底,岳华是拼不过张隆的,不过已经占领了沛南十一县之地是肯定不能放弃,幸好岳林、李勣手中还有将近五万兵马,虽然面对十万淮军,但是守住蕲县肯定没有问题的。
“主公,房主簿所言甚是啊!”陈立也赞同房玄龄的建议,说道:“属下当初就与主公说过,与张隆一战,非数年之功不可,现在能够取得沛南十一县之地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战绩了,主公又何必急于一时呢?他日我军强盛之时,莫说谷阳、虹县、向县、龙亢、洨县五地,就连九江郡、庐江郡都是我军的囊中之物,还请主公忍住一口气,如果强求谷阳五城,势必会彻底激怒张隆,对我军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的。”
两大智囊都这么说了,岳华也知道现在强求不得,只好见好就收了,反正拿了十一县之地,实力也壮大了不小,这两年岳家的实力膨胀得有点快,还需要好好消化,别到时吃下了,却消化不了,反而噎着,就贻笑大方了。
“也罢,我军确实已经无力再战了,就这样吧,传令武平县公,让他留下三万兵马给李勣,以李勣为主将,叶勇、陈铭为副将,率三万精兵驻守蕲县,抵御淮南张隆,命武平县公岳林率剩余兵马回师相县。”岳华下令道,既然已经决定不再强求谷阳五城了,那蕲县再放着这么多兵马也没必要,虽然蕲县之外还有十万淮军,但是岳华相信,以李勣的能力,以三万兵马镇守蕲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况且现在岳家军主力皆在蕲县北边的十县之地防备十分空虚,岳华也担心好不容易拿下的地盘,一不留神就被人给偷了,所以还是让岳林带着一部分兵马回防相县,守住来自不易的地盘。
“主公,武平县公乃是梁郡太守,梁郡军政皆系于武平县公一身,如果武平县公驻守相县的话,那梁郡怎么办?”这时,毕元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岳林现在是梁郡太守,如果岳林去驻防相县,那梁郡又该怎么办呢?
岳华想了想,说道:“任命武平县公岳林为沛郡太守,主持沛郡十一县军政事务,至于新任梁郡太守,由……”
“主公!”岳华还没有说完,便被趁机打断了,陈立说道:“主公,如今我军已经拿下了沛南大部,而且日后我军的战略方向是淮南,陈郡过于偏西,已不适合作为我军治所之所在,属下建议主公迁移治所至雎阳,这样也可以更好的支持沛郡的战事。”
陈立此言一出,满堂哗然,岳家军自岳华的爷爷岳烽那一代开始,十几年来,都是以陈县作为大本营,许多人的利益都在陈郡,甚至在陈县,如果一旦迁移了治所,多少人的利益会受到影响啊。
这不,陈立提出迁移治所的话刚说完,长史曾同就出言反对道:“主公,不可啊,陈县乃是自老国公开始,历经三代的治所之所在,贸然迁移,恐怕会使得军心、民心动摇的,还望主公三思!”
曾同所代表的是老臣一派的利益,这些人大多都是岳华的爷爷岳烽盘踞陈郡,所吸纳的陈郡当地士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些人的利益都在陈县,如果一旦迁移了治所,对他们的影响是最大的,他们又怎么会同意呢?
这不,曾同刚刚提出反对的意见,六曹从事就纷纷提出了反对的声音,附议曾同,听得岳华脑壳都疼了,大声说道:“好了,好了,都别吵了,此时本官自有定论,梁郡太守的人选容后再议,都散了吧!”
“喏!”众人应道。
曾同等人离开的时候,看向陈立的眼神都不善,毕竟陈立现在是要断大家的根啊,有好脸色才怪呢。
房玄龄陪着陈立走在最后,待所有人都走远之后,房玄龄一脸苦笑的对陈立说道:“师弟啊,你这个话说得太急了,现在好了,惹众怒了。”
陈立笑着说道:“师兄,你也认为我说得不对吗?”
房玄龄说道:“我也明白,现如今迁移治所是很有必要的,可是也不能操之过急啊,最起码也要与主公通一通气才行,你这样一提出,别说曾同那些人,就连主公也被你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啊。”
“师兄,我承认,这件事是提的有些急,可是宜早不宜迟啊,相信主公也会谅解我的。”陈立摇了摇头,说道。
这时,岳华的亲卫统领岳震走过来,说道:“军师、主簿,主公有请!”
“主公有请?还请岳统领前方带路!”陈立、房玄龄明白,这是岳华要找他们商议迁移治所的事情了。
很快,岳震就带着房玄龄、陈立来到了岳华的书房,见房玄龄和陈立来了,岳华对岳震说道:“岳震,你亲自守在门外,任何人都不得进来。”
“喏!”岳震应了一声,便退了出去,然后关上房门。
这时,岳华苦笑道:“军师啊军师,你这次可算是给了本官出了一个大难题啊。”
陈立笑了笑,说道:“主公,虽是难题,但是这也是摆在我军眼前不得不改变的事实啊,我军日后的战略方向在淮南,如果治所一直留在陈县,日后沛郡战事一起,恐怕鞭长莫及,属下也是为了我军长远发展打算的。”
岳华听后没有说话,而是仔细的分析着陈立的话,如今岳家的地盘是一条狭长的地带,而陈县在地带的一头,如果另一头出事了,陈县很难可以做到及时反应的,但是雎阳就不一样了,雎阳正好位于这条狭长地带的中心,无论是陈郡还是沛南起战事,雎阳都可以做到策应,可以及时支援,而且日后岳家军的战略方向是淮南,假如有朝一日,岳家军击败张隆,拿下了淮南地区,那么治所肯定要迁去淮南的,现在将治所迁到雎阳,也可以为日后做一个很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