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渊相信,虽然历史已经改变,虽然张居正投入高拱门下,但如果有机会,张居正会举起那把枪对准高拱的后背。
似乎过了很久,张居正轻轻叹了口气,抬头道:说吧。
徐渭笑着说:别怪展才太贪心,谁让他高新郑太好揽权呢?!
一个时辰后,已是深夜,张居正堂而皇之的敲响了高府的门,虽然猜测可能有人在盯着,但无所谓,谁都知道他是高拱的第一心腹,这可是献祭岳父、妻子得来的地位。
书房外,高拱脸色铁青,却没有发怒,而是细细问起张居正和徐渭商谈的细节。
片刻后,回到书房内的高拱做出了和张居正同样的判断,他钱展才就等着这时候敲竹杠呢!
书房里另外几人也有同样的判断,都察院御史齐康骂道:去岁入京前就久闻钱展才大名,不料却是这般人物!
虽尖酸刻薄,不修口德,但此人擅长布局,灰延千里。张四维低声说:看似堂堂正正,实则手段阴诡。
杨博、张四维背后的晋商在随园手里吃了不少亏,吃了亏钱渊丢颗枣子过去,晋商还得感激涕零张四维早就看不下去了。
好了。高拱挥手道:这几日放出风声,其一,那封信子虚乌有,其二,以内阁掌科道乃是诬蔑,其三,老夫闭门谢客。
这是之前已经谈妥的,诸人都点头应是,齐康突然补充道:师相,学生之前任通州知府,与松江府只一江之隔,久闻徐家在松江闹的很不像样,光是良田就霸占十余万亩,还闹出几桩人命官司
张居正心思急转,钱渊也是松江华亭人,会不会在这方面有徐阶的把柄。
高拱倒是没想那么多,只略一思索道:先上书试一试。
诸人都散去,书房里只剩下高拱和张居正两人,前者再也按捺不住性子,猛地拍案骂道:他钱展才想作甚,还真想割地称王吗?!
张金柱无言以对,徐渭提出的条件的确有点过分,钱渊平定东南后不留京中,但要转任浙江巡抚或应天巡抚,有个兵部侍郎衔,转任巡抚,级别上倒是配的上,但这意味着高拱、徐阶之前一年多的努力全都白费了,随园在东南的根基将更加深厚。
而且徐渭的条件还远不止这些,如若徐阶推位,接任礼部尚书这个入阁预备役位置的必须是殷士儋,礼部左侍郎高仪必须在张居正、林燫之前入阁。
黄懋官升任户部尚书随园虽然敬佩方钝,但这老头对随园观感太差。
十年之内,高拱不得与随园争浙江巡抚、福建巡抚、广东巡抚三个位置。
徐渭提出的这些条件高拱骂一句割地称王,还真不算过分。
张居正绞尽脑汁劝道:中玄公,也未必是坏事,至少转任外职,日后再无入阁可能。
高拱阴着脸没吭声,的确,钱渊如果转任应天巡抚或浙江巡抚,日后入阁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人家也塞进来殷士儋、高仪,日后可能还有陈以勤、诸大绶
沉默了很久之后,张居正无可奈何的说:徐文长还在等
高拱更是气急败坏,连让我考虑一夜的时间都不给?!
钱展才只为开海禁,实话实说这些年并无和中玄公相争之意。张居正叹息道:以其平定东南之功,转任浙江巡抚、应天巡抚也适合,高仪、殷士儋、陈以勤均是前辈,也理应入阁,浙江、福建、广东均是沿海,就算中玄公不争,日后也能让他人相争。
高拱神色略略缓和了点,最后一点说到他心坎上了,实在不行到时候将晋党推出去打擂台。
又思索了很久,高拱才拉着脸起身挥袖,叔大且去,应下就是老夫倒要看看,他钱展才远在万里之外,如何逼的华亭推位!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css="list-inline">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