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3章 第一百零三章

一时间,这朝廷上下,暗流涌动,只是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也不能摆在明面上,所以,也只有少部分人敢于非议几句。

不论如何,此事已经定下,不到半月,康煦帝便已经点足兵马,粮草先行。而后,又十日,康煦帝亲率大军,并着几位亲王与大皇子们一起出发。

而,太子监国。

在康煦帝带走了不少文臣武将后,这让上朝成为了一件有些奇怪的事情。

毕竟他们已经习惯了上朝时,在抬头时会看到康煦帝,而现在,只剩下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幼的太子。

是,太子的手段在他们看来是足够,这聪明才智更是不用说,但是……这年纪摆在那里,到底还是容易让人轻视。

当然,这些轻忽的想法,在过去不到三日,就被太子彻底粉碎。

当他们站在朝廷上,耳边是同僚哀嚎的声音时,再是自持年纪,倚老卖老的人,都会忍不住掂量自己的皮肉。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在心里嘀咕着太子是怎么知道的……

刚才那个被拖下去的赵忠是怎么贪污受贿的?

这样的事情,如果是从下而上,被人举报,也不算稀奇。

可这一次是没有任何的预兆,纯粹靠着太子丢下来的一叠罪证,这才让那个赵忠一下子从吏部员外郎变成了阶下囚。

当然,这被拖走的吏部员外郎不过这般身份,本不该成为针对的对象。可千不该万不该,赵忠的长官吏部尚书,却是一个有些自持身份,倚老卖老之辈。

当然,吏部尚书的态度也顶多算得上是有些傲慢,再加上一点点好为人师,面对太子时,总想指教什么。

要说真的和太子对着干,吏部尚书也是一点都不敢的。

然看着这一出,太子刚一出手,就轻描淡写地在吏部尚书的脸上狠狠地抽了一巴掌。

瞧瞧那罪证上是怎么说的?

说赵忠贪污受贿,收敛大量的钱财,又利用这些钱财在吏部内贿赂同僚,为人铺路。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熟悉?

相信不少人会第一时间想起之前的纳兰明珠。

而恰恰这件事,是康煦帝刚刚大力打压过,偏在这个时候,又被太子翻出来确凿的证据。

是,吏部员外郎在吏部内可算不上什么大官,可这问题,却算得上大事。

相信今日回去,整个吏部都要不安稳起来,更别说吏部尚书。

谁知道,太子手中捏着的,到底只有区区一个赵忠,还是有着别的更加……

这些个人,可没多少是干净的。

可太子在丢出这件事砸了人一个头晕后,并没有其他的表态,而是慢条斯理地命人商议起接下来的事情。前面兵马调动,虽然粮草先行,可是紧接着的供应却是靠着朝廷的配给,这自然是重中之重。

而康煦帝御驾亲征,却也不意味着朝廷停摆,各地的事务还是会源源不断地汇往京城。

有些紧要处理的事,就最是考验人的应急反应。

而在最初的半个月内,朝臣们眼瞅着太子行事还略有艰涩,可是半个月过去后,那已经称得上圆滑老道,再没有之前的破绽。

再是不喜欢太子的人,都不得不叹息一声,深感此子的可怕。

身处太子这个位置,不是说不能犯错,可是有些时候一旦犯错,在许多人的眼中,便会有不太好的印记。

这样的印记要烙上去,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可要摘除,就非常麻烦。

那需要长年累月的时间。

可眼下,或许太子会在一些不熟练之处凝滞,可在大事上,他从来都没有犯过错。

监国的责任,落在太子的身上,却反倒成了他快速吸收经验的机会,这足以叫他迅速成长起来……

这怎能算不上可怕呢?

不过,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模样,私下,贾珠其实知道,太子是有些紧张的。这从他和太子殿下来往的书信中,便足以看出来几分端倪。

这些紧张并不是因为担心犯错,而是记挂出征的康煦帝与大皇子。

尽管太子不愿意表达出来,可有时候,几个大太监会发现太子殿下会望着宫门口的方向出神。

允礽担心父亲兄弟,记挂着出征的将士,当然伴随着第一次交手的旗开得胜,毓庆宫有些紧绷的气氛总算是放松了下来。

太子殿下的情绪松弛了一些,这些伺候的太监宫女的情绪也总算不那么紧绷。

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些不抬识趣的人,就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