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宋,虔州有记录的造反竟然多达两百三十余起。
要知道两宋这才多少年,也就是说两宋时期虔州几乎每年都有人造反。
而到了大明,情况稍微好一些,因为大明中前期在虔州派驻了重兵。
但就算是这样,也一样挡不住虔州老百姓的造反热情。
大名鼎鼎的王阳明成名之战就是在虔州平叛。
到了大清,虔州造反倒是少了,但是土客械斗将近两百年,上百万的老百姓牺牲,可以说比肩英法两国百年大战了。
总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虔州民风彪悍,是真正的武运昌盛之地。
地方管理者必须非常小心,不然的话就是几百上千的青壮汉子拿着长枪大刀要杀官。
李袭誉有些郁闷,但还是必须要面对这件事。
“知道了,下去吧。”
他随后让士兵喊来都督府的几个高层,打算商量一下,应该怎么应对这一次的虔州三县叛乱。
不久后,洪州都督府高层过来了,几位大佬商量了一下,还是打算要派遣士兵去平叛。
不过这一次不能像上一次了,抓到的造反之徒就放在虔州本地关押,结果很快就被本地人救了出来。
他们打算这一次击败叛军,要把所有的叛军都迁徙到琼州去。
另外虔州虽然说地广人稀,但百姓其实非常集中,为了有限的一些耕田,经常发生械斗,可以说防不胜防,永无止境。
综合来看,虔州还是人口太多了,贫瘠的土地根本养不了那么多人。
应该迁徙一些人来北边。
李袭誉打算给下面各府各县发放告示,让他们想想办法,各府各县都接纳一些人,减轻一下虔州的人口负担。
……
临近过年的东湖县非常热闹。
很多山民挑担子来到县里的坊市卖山货。
野鸡,狐狸,各种稀奇古怪的鸟,野猪……
各种各样的山货,应有尽有。
在坊市的一处茶楼,邻窗的座位上,李泰,李承乾,江波三个人各自坐了一个方位。
李承乾看着窗外的坊市,心中有些感慨,觉得最近在衙门辛苦做事,也是一种不错的磨砺。
而且他也真的有帮助到东湖县的普通老百姓。
江波喝着茶,闭上了眼睛,他在听茶馆中心位置一名少女在唱戏。
李泰没有那么悠闲,他看起来有些急促,眼中有焦急之色。
“妹夫,冬天马上就要过去了,春天要来了,我们应该种些什么呢?”
“仅仅是种桔子吗?”
他之前依靠坐庄压江波赢棋,赚了几百万钱。
一直非常得意,逢人便说。
不过他这个人性子有些野,口袋里好像是不能放钱,不然的话浑身不舒服。
所以这几天老是找江波,问他怎么才能赚钱,接下来要进行哪方面的投资。
他们之前已商量好了要种植桔子。
但现在李泰有钱了,他觉得应该种植更多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