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一个学子看到了苏淼写的词,伸出大拇指,赞道:“苏兄这一首词写段好,必然可以名传天下。”
其他人听到了那人的话,纷纷凑了过去。
随后夸赞苏淼,写的有气势,形象生动。
唯有晋南樯眼神有些奇怪,两个人都是依照时间顺序来写。
他是写一天从早到晚,而苏淼是写一年的春夏秋冬。
苏淼自然不会在意晋南樯的眼神。
不过是稍有借鉴而已,那么在意干什么呢?
他享受着其他人的夸赞,随后望向江波写的词。
他不确定江波写的怎么样?
不过他之前有一些不好的预感,但是现在他信心十足。
他觉得他这一首词,必然不会比江波的词差。
片刻后,六个衙役将几个人写的词完全展现出来。
苏淼没有去欣赏自己的词,他第一时间找到了江波的词。
“鹧鸪天.从军行。”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江波写的这一首词正是辛弃疾写的鹧鸪天,名气不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大,但是毫无疑问依旧是数得着的好词。
辛弃疾的这一类词,写的大气磅礴,豪迈非凡。
抒发了词人强烈的爱国精神,以及壮志未酬的遗憾,还有发自内心的自信心。
读起来非常痛快。
给人一种要痛饮一杯的感觉。
苏淼的词,以及晋南樯的词,在辛词跟前,那就是注水的日常文,没有任何特色。
他们的词只是一味的写军人的辛苦,但是具体怎么苦,他们也写不出来,只是流水账一样的依照时间顺序,然后一一排列。
苏淼刚刚还觉得自己写的词非常好,完美的展现了军营生活。
看到辛词,一下便沉默了。
他也是极有文化涵养的人,他写的词比不上辛弃疾,但基本的审美还是有的。
他摇摇头,不可思议的看着江波写的词。
心中非常难受。
这词写的太好了,他们根本没办法反驳。
挑不出一丁点毛病。
前面两局比试,江波已经赢了。
也就是说江波已经立于不败之地,而他们这群学子,很有可能被江波完败。
苏淼心中即无奈又伤心。
就在此时,其他学子们也看到了江波这一首词。
有人高声念出来。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好词,好词,刺史大人,小生心服口服,刺史大人写的真的好。”
这是一个三十几岁的书生,身体极好,说话中气十足,很远的地方都听得见。
“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