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刘芳亮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不准一本书、一幅图,一个字,流出大明!
自从带着三万税警上任至今,刘芳亮已经抓获了十几艘运输华夏图书的船只了。
挽救的流失图书,超过三万本。
其中,更是不乏典籍,是——唯有北京皇宫文渊阁,才能保存的前朝“文治象征”。
要知道,华夏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古往今来,但凡志在天下的枭雄豪杰,无不推行文治。
而皇帝下旨让朝廷编撰的图书,就是当朝文治的象征!
比如《永乐大典》,就是明朝的象征。
这些书有多少呢?
先秦就不说,先秦是古代文化最繁荣的时期,百家争鸣么……
只说官方编纂,非史书类书籍。
同时,因为字数篇幅的原因,也只说影响比较大的。
西汉之《七略》——著录了当时可以看到的五百九十六家(百家学派),三万三千零九十卷图书。
总字数已不知……
(再次注明:先秦百家并非是一百家学派,而是一个“定名”。有了“纲领”,数得上字号的是189家,杂七杂八百家总数足足上千家之多。)
三国魏之《皇览》四十余部,共八百余万字。
南北朝比较乱,官修图书却很多,比如《华林遍略》、《御览》、《圣寿堂御览》……
这里列举几个名气大的——
北齐《修文殿御览》,内容分55个部类,共360卷,部下240个子目。
总字数未知……
《华林遍略》六百二十卷。
总字数未知……
(注:南北朝时图书,在敦煌莫高窟保存了一部分。
只可惜,那无耻的败类朝廷,却任由西方哄抢……)
唐代四大类书:
《艺文类聚》100万字;
《北堂书钞》疑为173卷,852类,字数未知;
《初学记》23部,30卷,313子目,字数未知;
《白氏六帖》30卷,字数未知。
《通典》200卷,子目1500余条,约190万字。
五代十国不说。
宋代:
《太平御览》,55部,550门,约1000卷,5474类目。
字数未知……(据考证,约为五百万字。)
《太平广记》92类,500卷,总字数未知……
——该书是古代神怪志异类的小说合集,类似唐代《酉阳杂俎》,晋代《博物志》、先秦《山海经》。
《文苑英华》39类,1000卷,选入文章两万余篇,总字数未知……
《册府元龟》31部,1104门,1000卷,总字数9392000余字。
南宋末年,遗民陈元靓编纂《事林广记》43卷,51类,总字数未知……
元代:
《元一统志》600册,1300卷,总字数未知……
……
以上列举,不是华夏古代官修典籍的全部,而仅仅是非史书类,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要知道,古代个人编纂的图书,数量更加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