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那明军,不知道在哪里搞来的火炮,竟然架在山脚下,对着密云开炮轰击。
还有骑兵在压阵,正等着咱们留守密云的人马,出城营救呢!
将军啊!城里的人,连出城都不敢!
将军,你快想个办法呐!
罗将军已经快顶不住了!”
“颇重耀该死!”
刚阿泰气的破口大骂。
然而,他自认对我大清忠心耿耿,却架不住朝廷的分化瓦解。
为了不使这些墙头草,重演在明廷坐大的旧事,清朝对于降将,历来的使用办法都是掺水。
比如刚阿泰是铁杆老汉奸,全家投降的最早。
但是,李永芳是辽东的军阀世家。
为了防止这些辽东出身的军将们,又联合起来坐大,多尔衮自然是要掺水的。
多尔衮在安排防线的时候,就将宣府军户出身的颇重耀,放在了第三道防线的中间。
这么一来,颇重耀有了刚阿泰的监督,不敢背叛大清。
而刚阿泰也不会因为位高权重,成为大清的心腹大患。
分化瓦解,是清廷的一贯政策。
比如吴三桂。
吴三桂攻打南明,统筹者是洪承畴,中间有吴三桂,旁边有孔有德,下面还有满洲宗室卓布泰、多尼……
如此多方纠缠,自然就没了坐大的机会。
刚阿泰自然知道这些。
但是,主子爷必须是英明神武的,必须是绝对正确的。
刚阿泰明知是颇重耀的弃城,使得中线门户大开,明军才会神不知鬼不觉的绕过第三道防线……
一切都是颇重耀的错。
然而,他责罚不了……
颇重耀弃城的前提,就是刚阿泰对怀柔只有统筹的权利,并无节制的能力。
换句话说——刚阿泰和颇重耀,谁都不敢真的相信谁!
这就是颇重耀弃了怀柔,全军前往密云躲避的原因。
……
刚阿泰气急了!
颇重耀想要自保,结果却成了——他被人伏击……
“颇重耀,我要杀了你!”
刚阿泰气的跳着脚咒骂。
然而,亲兵的一句话,将他拉回现实:
“将军啊,快点退回去吧,咱们要是没了兵,不但密云保不住!
怕是那颇重耀,也要立刻返回怀柔,紧闭城门,不让咱们进去了!”
果然,就在亲兵话音未落,就有探马来报,说是距离他们已经只剩下两三里的颇重耀大军,已经调头向南了。
刚阿泰气的眼睛几欲喷出火来,他脖子上青筋毕露,连连嘶吼道:
“颇重耀,我必杀你!
我必杀你!”
放狠话,谁还不会呢?
颇重耀得知明军绕过自己离开的防线,攻击了刚阿泰大军。
见势不妙的他,一溜烟,又直奔怀柔而去。
颇重耀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