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卿啊,你也知道,朕正在修建皇宫和新都。
来的路上,你也看到了,这荒山里到处都是新开工的场地。
朕……
唉!”
朱由检叹息不已。
“陛下,臣知道陛下的难处!”
郑鸿逵眼见事情有了转机,急忙道:
“陛下放心,郑家不是不知好歹的人。
这些银元,每一枚,臣都以二两银子的价格,来兑换!
还望陛下恩准!”
郑鸿逵呼吸急促起来。
二两的价格,他拿到江南去,还有五钱的盈利空间。
若是拿到南洋,怕是最少也能赚回三倍的银子!
这买卖,必须要促成啊!
郑鸿逵的心中,已经定下了决心——哪怕是以二两半每枚的价格兑换,他也要让皇帝答应下来!
“唉!”
朱由检叹息一声。
皇帝一声叹息,郑鸿逵心都快揪起来了。
甚至,见惯了场面的郑鸿逵,都开始在心里祈祷起来:
‘快答应,快答应啊!’
朱由检唉声叹气一阵:
“罢了,罢了,卿家你帮朕解决了粮食的难题。
朕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就这样吧!”
郑鸿逵大喜。
他急忙再次离席,噗通一声,就给皇帝磕了好几个头。
这如山如海一般的利润,倒是小事。
关键是自己的儿子,有希望争一争那个位置啊!
皇帝的一句话,换来的就是整个郑家。
郑鸿逵不能不激动!
朱由检道:
“朕答应了归答应了,但是,咱们丑话说在前面。
这些银元,产量很是艰难,而新都的修建,却是头号大事。
眼下东虏被李自成拖在河北,朕还能抽出手来,制造这些银元。
一旦战事紧张,朕就要抽走了那些匠人了!”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郑鸿逵连连点头,他豪气大发,直接开口道:
“陛下放心,臣这就先送上五百万的现银,然后立刻让家里带来两千万现银!”
皇帝的担忧,那是应有之义。
自己还是趁着这个当口,先大赚一笔吧!
两千五百万现银,是郑鸿逵能够抽调的最多银子了。
甚至,为此,他都要动用一笔金子。
但是,只要银元到手,拿去了南洋,自己最少也能赚回来差不多五千万两银子!
郑鸿逵下定了决心,每一分赚了的银子,都要立刻投入进来。
最好是能够在鞑子出兵之前,去南洋两趟!
毕竟,只有掌握了上亿的银子,才有可能打败大哥,将儿子推为郑家之主啊!
“唉,罢了罢了!”
朱由检心中早已眼馋的不行,脸上却一片苦涩: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朕自该满足卿家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