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人一路都在跟着郑鸿逵,他离开方正化府邸后,第一时间就去了布行街。”
明代的商业是封建时期的顶峰之一,虽然没有宋朝商业那么发达,然而,终清朝一朝,再也没有恢复到明朝的繁华程度了。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在官道两侧,设置了12条商业街。
这些商业街,与之前朝代的坊市不同,乃是高档街区。
这些街区,全部都用大青石铺路,并且每条街上所售货物,也尽量统一,以便更好的招揽顾客。
并且街道两侧的房檐,都会朝前延伸,意图尽量为逛街之人遮风挡雨。
……
众人一听郑鸿逵去了布行街,心中顿时大定。
“哈哈哈哈!”
汪然明大笑起来:
“天无绝人之路,天无绝人之路!”
“来人呐,备礼,备重礼,我要去拜访镇海将军!”
……
郑氏商号后堂。
郑彩满脸的恼怒:
“叔父,兀那方……”
“你小点声!”
郑鸿逵吓了一跳,急忙伸手捂住郑彩的嘴。
郑彩愣住了,这还是那个当初一起跳帮作战,任凭大刀砍到面前也不皱眉的叔父吗?
郑彩虽然是郑家的子侄辈,然而,郑彩的岁数却要比郑鸿逵这个叔父都大。
早在天启五年(1625)的时候,郑彩就跟着郑芝龙下海经商了。
而那一年,郑鸿逵才刚刚开锁子(十二周岁)……
郑彩性格暴躁,行事冲动易怒。
因此,虽然为郑氏立功颇多,郑芝龙却不敢让他独当一面。
而今,郑彩是镇江副总兵,是郑鸿逵的副手。
两人终究是搭档的久了,郑鸿逵一个动作,郑彩就知道事情怕是还有内幕。
他冷静下来,眨巴了几下眼睛,懵懂的道:
“叔父,你们……”
郑鸿逵挥手,让郑彩亲弟弟郑联,亲自去守在门外,这才压着嗓音道:
“阿彩,你可知道叔父这一次去南洋,赚了多少银子吗?”
郑鸿逵去南洋这事,郑彩是知道的。
他一脸的兴奋:“叔父别卖关子了,你快说吧!
你知道大侄子脑子不行,你让我砍人,那是没得跑,让我动脑子,那还不如杀了我!”
郑鸿逵嘿嘿一笑,伸出了六根手指:
“阿彩,我给你说,就是陛下准许我换的那些银元,我换回了六千万的白银!”
“这么多!”
郑彩惊呼一声。
郑鸿逵急忙再次捂住郑彩的嘴,急道:
“我的小祖宗哟,你轻点声会死?”
终究是刚刚盘下来的铺子,郑彩也明白叔父这是在担心隔墙有耳。
他压低了声音,道:“叔父当真?”
郑鸿逵点点头:
“你是不知道那些银元有多值钱,我拿着银元到了南洋后,不但两广的商人抢疯了,就连那些红毛夷人,也是高举着金银,要跟咱们换呢!”
“这感情好,这感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