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20章 太子在早朝

这时期出了各种层出不穷、针砭时政的小故事,比如武则天对对子,才有三呼万岁等等……

哦对了,那个“初从文,三年不中;后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遂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的故事,就是源自这个背景。

这种风格,明朝这时期也有一个名人——金圣叹。

这人在明朝各种批判……然后清朝来了,还要批判,还要跑去哭庙,结果——

咔嚓一刀……没了……

这种风格,搁现在的说法,叫做批判家……)

(有个傻子喷我——你说人家西方都是偷的,还要用人家西方的纪年……

好吧我用天干地支了。

省得再查找对照一次。)

(甲子年庚午,是洪武二年9月9日,也就是1369年。)

……

今日是大朝。

京师各部主管都到了。

问安之后。

各部大佬,纷纷简短的汇报了一下近期本部门的大事。

在朱由检的把控下,原本清流互相抨击大打嘴炮的朝堂,已经越来越数据化……

动不动就是本部造了多少门火炮……

本部产了多少钢铁……

本部造了多少舟船……

本部做出了统计,最近一旬,京师又开了多少店铺……

这一行行数字,听得朱慈烺头都大了。

毕竟,没有对比,单独一行数字,他实在是摸不透究竟是什么情况。

然而。

他还不能表现出一丝异样,每每在官员讲述完毕之后,还要微微颔首致意。

甚至,诸如武器局、重器局、船泊局,以及传统的六部等大佬奏事完毕后……

朱慈烺还要代替皇帝,说了一句辛苦之类。

好不容易捱到奏完了事务。

王承恩跟随皇帝北上后,暂代司礼监事务的王廉站了出来。

王廉手持金鞭,噼啪挽出一道鞭响:

“退朝!”

“臣等恭送殿下!”

百官齐齐弯腰,齐声礼送太子离去。

朱慈烺走出承天殿。

他微微放慢了脚步,对王廉道:

“王公公,今日都有哪些折子,需要孤批拟的?”

王廉想了想,开口道:

“殿下,别看每天送来的折子多。

但是,自从陛下推行无限责任制以来,需要掌总的事务,却是没多少的。

大臣们送来的,只要殿下阅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就行。

内书堂这边,会整理成册,绘制表格。

殿下需要的时候,看了这些对比曲线图,就能更加直观的了解它们……

今日,需要殿下亲拟的,也就是十余题本罢了。

这些折子,臣已经单独放在殿下案头了。”

朱慈烺点头,朝着勤政殿而去。

皇宫已经修缮完毕。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