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年,庚寅月,辛巳日:
伟大的大清国圣祖皇帝小矮子陛下,对皇父摄政王狗獾子殿下说道:
尊贵的上牙磕下牙郡王殿下,与蒙古科尔沁部落头女草原上的白云,即将结婚了。
朕特命尊贵的黄带子郡王:人参、土豆、瞎子殿下。
做个代表,替朕去祝贺一下。
同时,命令尊贵的国公丑鬼,带着护国都尉:拐子、酒鬼和山羊勋爵阁下,担任笔帖式。
让尊贵的亲王胎盘殿下,去尊贵的亲王胎盘、尿炕的孩子殿下的府上。
告诉他们——让黄带子贝勒:烂眼皮、手指头、馋嘴们,都去闹闹洞房……”
这特么……
没眼看了啊!
就算一口地道的伦敦腔调英语,也驾驭不了啊!
这帮子士绅,愁肠百结,肝肠寸断……
我特么饶是能弄死大明,我也无法拯救大清皇族这奇葩的名字啊!
……
文人们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咱不能这么记载啊!
后人要是翻起来一看——卧槽,这是妖怪成精了?
你隔这……怪物开大会哩!
咋办?
士绅集体傻眼……
……
嘿!
你别说,不愧是饱读诗书的士林人物!
还真就被他们找到了办法。
那咋办咧?
没事,咱给他润色润色!
改呗,多大点事!
咱大明都能给玩死了,区区几个名字,还能难倒我们了?
于是啊!
你看,这福临、多尔衮、努尔哈赤、雅尔哈齐……
这是不是就高大上了?
地道的伦敦腔~~要正宗~~……
……
清初这帮子文臣,规定了对我伟大的圣清王朝,开国贵族的命名办法。
标准只有一个——必须美化!
但是啊,这满文老档,人家已经编纂好了啊!
他敢改一个字——全家都要掉脑袋!
被逼的没办法了,他们只好这样——
在已经记录好的文书上,贴一张黄纸,将名字盖住。
黄纸上写上美化后的名字。
……
清朝之前,是个华夏人,那都是睥睨四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