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15章 我圣清与前明不同

然后一股脑的将各种珠宝插上去。

各种精美发饰,若是单个摘开,当真是美轮美奂。7эzw八.com

然而,堆积在了一起……

就让人蛋疼了。

怎么形容呢?

就好像一只手上带了十几个戒指,胳膊上套了十几个镯子,然后还要再带上五六种风格各异的手表。

用“土包子”、“暴发户”来形容,简直就是在糟蹋这两个词。

让我说,那只能用——“没眼瞅”!

现在提起清朝发型,总是有人要这样洗——

“嗯,满洲是渔猎民族,常年钻深山老林子,剃掉头发,是为了防止挂树枝,是卫生的提高表现,是为了防止生虱子……”

我有一句“mmp”,不知该不该讲?

真正研究历史的,都会明白一个现象——清朝的个人卫生,是最垃圾的。

遍身长虱子、跳蚤,靠在墙根下脱了棉袄逮虱子的老照片,遍地可见。

不分男女!

一年兴许就搓两三回澡……

这特么是常态啊!

但凡洗的勤快点,就不会生虱子。

你告诉我——这是卫生提高的表现?

我国粹喷你一脸!

实际上,关于清代风俗的成因,是有记录的。

《满文老档·太宗朝》天聪六年十二月初二日条,有清晰的原话:

皇太极谕诸福晋等:

“美衣不服,存贮于柜,欲死后携之去耶?

其生前不服之衣,欲死时服之耶?

岂在九泉之下得配丈夫,较现世所配贝勒之上耶?

其华美之物,生前不服用,徒投于火,化为灰烬,何为也?

尔诸福晋等详思之!

若趁年少修饰,及时服用,则为善矣。

年少时不修饰,年迈时勿追悔,生前不服用,死时勿叹惜。”

你看看,很清晰的一个成因,就在《满文老档》上记录着。

只要对明末历史,有个大概了解,就会发现——

皇太极说这话的时期,正是清军屡屡南下大明抢掠之时。

清军第一次杀入关内抢劫,是1629年。

发这道诏谕的天聪六年,是1632年,也就是抢到了东西的三年后。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这么还原一下:

“南下抢劫中,清廷抢到了大量金银首饰,而女人们却舍不得穿,全部锁在柜子里。

皇太极见后宫难以下咽,就告诉她们——

打扮的漂亮一点,你要勾引你男人的兴趣啊!”

就像一个人,他过惯了苦日子,猛然得到财富,他总是要存起来,是舍不得花的。

那么,让她们学会铺张浪费的,是什么呢?

就是皇太极的这些话,和清廷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1634年,清军第二次入关抢劫,第三次1636年,第四次1638年,第五次1642年。

这五次抢劫,单单掳走丁壮一百万人以上,最少直接造成了一千万以上的人口死亡。

间接性死亡,保守估计最少三千万。

若是加上瘟疫,“亿”是打不住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