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41章 土木堡之变(完)

八月十五日,人疲马乏的朱祁镇大军,在黎明时分,忽然遇上了一队从南方而来的明军。

大军突入营内,见人就砍……

朱祁镇身边的勋贵——全没!

甚至,就连文臣也没能幸免,一样做了朱祁镇的陪葬品。

王振见兵败,拔剑自刎……

(“樊忠锤王振”虽然被吹得很厉害,然而,朱祁镇亲口说王振是自尽。

结合朱祁镇后来给王振建报恩寺,给也先立庙来看,这一点该是真的。)

为什么他们不杀朱祁镇?

谁敢杀?

历史上杀皇帝的,有人善终了吗?

再说了,只要朱祁镇身边没人,就算是皇帝又咋样?

没毛的凤凰,不如鸡!

……

明史上说朱祁镇大军全没了……

然而,恰恰,在二十三日,于谦接管京师这一段,又说让王竑接管管辖毛福寿、高礼的军队。

王竑就是那个活活咬死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的文人。

这兵又是哪里冒出来的?

然后,对毛福寿、任礼、高礼,这三支军队的解释是——自筹大军以赎罪。

有趣吧?

短短几天时间,他们上哪里去自筹大军?

我是不是可以产生一个这样的怀疑——弄死了那些勋贵,毛福寿、高礼、任礼,带着大军跑了!

……

于谦能够夺权成功,得益于八月十五日,杨洪将消息告知了京师。

反正就很稀奇……

死了那么多勋贵,死了那么多大臣,杨洪活的好好地!

杨洪为什么能活着——他儿子杨俊的兵马,就是袭杀朱祁镇的人!

如图:

朱祁镇去大同的时候,一次刺杀不成,为啥文臣纷纷让停留?

不就是在等杨俊南下,再次动手么!

朱祁镇一入宣府,大臣也不让停留了。

这个时候,只能匆忙在前面布置埋伏圈,却因为郭敬的告密,再次失败。

于是,文臣便让朱祁镇走山路,好前后夹击。

而杨俊,也必然已经赶到紫荆关这条线上设伏了。

朱祁镇虚晃一枪,他们只能使尽了手段,调离朱祁镇身边的兵马,同时刺杀勋贵。

就这样,土木堡之变,终于完成!

这就是《明实录》在聂忠这一段,不小心说漏嘴的原因!

“回至土木,起营之时,忽南坡有明盔、明甲人马来迎,疑是勇士。哨马不为设备……遂至败军陷驾。”

这就是《杨善传》中,也先那古怪回答的原因!

既至,其馆伴与饮帐中,诧善曰:“土木之役,六师何怯也?”

朱祁镇在也先军中有多自由——

跟随朱祁镇的哈铭(杨铭),就是那个也先要半夜偷偷杀了的翻译官。

这人写了一本《正统临戎录》,里面讲的就是在也先大营的故事。

读读这本书,会颠覆你的认知!(史藏和国学网,都有全篇,不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