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55章 李定国出手

也就是告状什么的,必须要去县官这里。

县官之上的官员,叫做治官。

也就是——他是管理官员的官。

影视、小说中,拦路喊冤……

沉冤昭雪,皆大欢喜,男主、女主还能就此入得上官之眼,平步青云……

看看就行了。

剧情需要罢了。

实际上啊,不管古今,哪管你跳的再高,最后接手的,还是当地的官……

比如,唐代的《仪制令》就规定:“行路贱避贵”,否则要打五十刑杖。

这里的贵贱之别,不仅限于百姓们。

就是官员之间,小官见了大官,也要主动“回避”,否则将治其不敬之罪。

如果平民百姓见了当官的,不知躲开,其至冲撞了他的仪仗队伍……

轻的打五十板子,重的则要投进监狱。

如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推敲诗句入迷,见大官韩愈来了也不知“回避”。

就被韩愈手下衙役揪住,多亏韩愈喜爱贾岛诗才,这才没有同他计较。

可是,当贾岛又一次冲撞了京兆尹刘栖楚的仪仗队时,就惹恼了这位“长安市长”,随手就把贾岛投进了牢狱。

看到没,古今一脉传承。

古代的法律,是一脉相承的。

比如“汉承秦制”,比如“清承明制”。

后朝对前朝律法,只有改革、优化,而没有全面废除的。

就算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纵然明文天下,要官府拿着《大明律》,一字一句读给老百姓听。

不还是——一样对元朝法律,保留了一些。

这其中,不仅仅是因为后朝统治“正统与否”的原因。

更重要的却是——前朝的法律已经施行很久,深入百姓记忆里了。

接纳前朝法律,能够更容易治理百姓。

些许条文的改革,是为了新朝统治需要。

若是——全面废除前朝法律,那不就乱套了……

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朝廷集团,为了维持统治,建立在社会公序良俗上,对境内百姓的最低限制。

只要学过一些法律,就会明白一个道理——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

法律的本质,就是社会公序良俗的最低准绳。

是维持统治的暴力机构所需。

这就是为什么叫——法不外乎人情的原因。

不管是古代社会也好,还是现代社会也罢,“低避高”是人类社会诞生以来贯穿至今的社会现象。

一脉相承。

唯一的区别,不过是明文亦或隐形而已。

……

李定国一听有徐启元的行旌牌子,当即就明白了船只被集中看管的缘由。

官员出行,清空道路,保证来往交通便利,是司空见惯的一惯操作。

这些船,就是徐启元返程所需的!

李定国想明白了这个,他呵呵一笑:

“冯兄,看来这位徐都爷……

这是真的——来解我们燃眉之急的啊!”

李定国想明白了徐启元看守船只的操作,当即不再迟疑。

优柔寡断,会坐失良机的!

良将虽然不打没把握的仗……

但是,若不冒险,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经典战例呢?

要是双方都对比兵力,野蛮对冲,依靠人数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