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袁承焕、孙承宗对待勤王援军那样——娘的皮,不听话,老子让你饿着肚子,来回跑几百里!
敢来支援皇帝?
老子饿不死你!
看看、看看……
一模一样的套路!
仔细看看土木堡之变中,边将的态度……
就会发现,与大明的一件往事,简直就一模一样——
靖难之役!
朱棣装疯卖傻,绝地翻盘。
只剩900护卫,朱允炆都打破北京城了,打的最厉害的先锋,立马被召回。
下一刻……
朱棣900变十万!
朱祁镇这一次土木堡之变,也一样。
也先就三万人,刚刚还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明军,却任他驰骋。
也先带着朱祁镇,就跟遛弯一样,来到京师城外……
明明随手就能弄死也先的边将,却坐看瓦剌横冲直撞,绝不出城迎战,绝不打赢瓦剌。
为啥咧?
靖难之役,他们就是这么做的啊!
打生打死,那是朱家人的内部事……
……
三杨真是正直大臣啊!
我们“绝不会贪污”的文人集团,接管了粮食大权,是绝对不会“贪污”的。
不过短短13年时间……
大明的军户们,就已经逃走66万人!
当然,你要说,这是朱祁镇当政,不管文臣的事……
粮食大权被拿走后,天顺三年,就清查了一次。
结果,逃亡军户高达120万人……
这时期,可是三杨主抓一切权柄吧!
……
这66万人逃亡。
只能说明朱祁镇掌权后,他们收敛了一些,不敢继续如此肆意妄为了!
……
如果于谦忠于皇帝——请问,他在哪里?
他为什么不指出这个问题?
事情已经发生,他为什么不站出来,指出问题所在?
我摆出来时间线后,只要脑子还带点拐弯能力,就能看清楚的问题。
为何——于谦闭嘴不言了?
就因为他是文臣集团的一份子!
或者,在缩小一点——他是长三角文人士绅集团的一份子!
他效忠的,不是朱家皇帝,而是这个文人集团的核心利益!
再说一个扎心的事实——
就在于谦上奏分发穷苦百姓粮食的奏疏,得以执行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