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00章 太监们的霸业

民间用的低等纸张,必然更加便宜!

也就是说,明朝中后期,实际上是一个人人用得起纸的时代。

这也就是明朝识字率,为什么那么夸张的原因。

这一切,发生自什么时期——

英宗再次上位以后!

要知道,在永乐年间,京城过年的鞭炮,也都要用旧纸制作。

但是!

到了英宗复辟后的天顺年间(达芬奇童年,正在画蛋呢),一个老太监受诏从江西老家返回宫城。

他看到宫城里,竟然用纸糊墙,当场心疼的掉眼泪。

也就是说,明英宗的第二次上位,对大明,已经大刀阔斧的开始改革。

(然后,短短八年,他就噶了……)

要不然,也不会出现新纸糊墙这样的操作来!

要不然,明英宗的儿子,成化皇帝在位时期,也不会出现鞭炮完全采取新纸来制造了!

……

实际上,西方历史,有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缺陷——

缺乏造纸业!

别看他们吹得天花乱坠……

明亡之前,欧洲并无精美纸张的制造办法!

那著名的意大利纸——仅仅只是草纸而已!

啥叫草纸?

以前坟头焚烧的火纸——就是那种稻草杆都还能看到的,就是草纸!

连漂白技术都没有!

秸秆啥颜色,纸张就啥颜色!

你在草纸上画个鸡蛋试试?

试试就逝世……

也就是说——人人都知道的“达芬奇画蛋”,真的是在画蛋……

蛋么,可以是鸡蛋,也可以是“空白”……

那有个采访不是说了么:

“你今年挣了多少钱?”

“我今年挣了个蛋!”

……

直到18世纪时,法国财政大臣杜尔果,还猴急的给在北京的外国传教士写信——

强烈要求他们留心学习中国的造纸术!

能解决漂白技术这个难题的,直到那时,还只有中国人。

供职于清朝宫廷的法国传教士蒋友仁,将中国造纸术画成图画,邮给法国政府。

中国的造纸技术,这才在西方火热传播,催生了近代欧洲造纸工业的产生。

那都特么17几几年了!

这家伙供职清廷的时候,是1747年(乾隆9年),1774年(乾隆39年),死在北京。

这时期——

哦……

华盛顿都快开始造英国的反了……

……

那光辉而伟大的西方科技啊!

一切只为战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