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平虽然已不是刚才那样几乎要趴在机器上,也是侧身将其护了起来。
而他看自己弟子和手下,以及李博甚至秦光的眼神,也充满警惕,就好像他们随时可能扑上来抢走机器,进行拆卸似的。
弟子们和手下当然郁闷。
虽然他们满脸热切,但这是对机器的热爱啊,怎么成了老师所想的那样了呢?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何况自己还是手下、弟子?
而赵博也没有想到,李伯平院士竟然还有这样的一面。
至于秦光,则只是觉得好玩。
当然,他和唐婉如对视一眼,都看出来,李院士这是太过激动了。
毕竟,1纳米规格的光刻机,全球罕有啊。
此时。
李博直接开口:“总首同意了,让我们拆机器,画图纸!”
大家都兴奋起来,除了李伯平。
他见事已至此,知道不能坚持,但还是不断地嘱咐,“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乱来,别搞出什么幺蛾子!”
那种小心,让人看了,只会发出无限感慨。
秦光当仁不让地成了总指挥。
赵博按之前商量的办法,把华科院的专门研究光刻机的高手拉了过来,让他们参与其中。
这种机会,可太难得了。
全面认识1纳米光刻机的构造和制造,对他们的提升不知有多大!
所以,华科院一下子来了五十多人,有人负责测量,也有人负责绘制设计图。
李伯平对手下和弟子作了分组,自己带几名得意手下负责拆,小美女孙颖带一队,作数据记录。
于是,一支六十多人的研究队伍迅速组建。
至于工作地点,赵博给他们安排了一座仓库。
是的,一座巨大的仓库,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
而且是专门用于储存高科技用品的仓库,整洁、无尘、恒温、恒湿。
毕竟,他们要拆的可是如此精密的仪器。
需要面积巨大、环境达标的地方,也只有这里,才是完成这项大工程再好不过的所在。
秦光分派了三个组长,赵博、李伯平和唐婉如。
虽然赵博和李伯平都是科研高手,是老人了,但是秦光仍然叮嘱一番,让他们注意对零件编号,记录。
他又对唐婉如叮咛,让她记住零件原本的位置,以及摆放的位置。
这对她来说,并不算难事。
虽然她经过改造以后,记忆力并没有大幅提升,但她作为高材生,原本就记忆力不差,而在经过改造以后,观察力则提高了很多。
它和记忆力结合,也产生了巨大的化学反应。
仓库内。
一切准备就续,秦光看着眼前排列整齐的队伍,一声令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