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教了很多人种蘑茹的办法,以及怎么样保存菌种,培育菌种等方法。
参考现代的很多的大棚推广的办法。陆诗琦写了一些种蘑菇的书藉及要点,慢慢的也派人下去办了。
而温房和大棚,让大元人过冬也能吃得上新鲜蔬菜,很受人追捧。不过渐渐的价格也平稳下来,虽比应季时稍贵,但却并不贵太多,平常人家,也能吃得起了。
这也是一大进步。
而现在玻璃这物,更不值钱,如今大元城镇街上,都有大量的玻璃店。
章立文推广下去以后,这早已成为平民物品。他赚过钱以后,现在更不可能与民再争利,也大方的推广开来。
如今,大元百姓,即使是普通人家,也能用玻璃来装窗户了。屋子里也因此变得极为明亮,透澈,很受百姓的追捧,尤其是有人家要成亲的,建新房的,都用这些新的东西来建。
还推广了藕在北方的种植办法。藕在南方不稀罕,但若想运到北方来就变成天价,也早被炒得很高。
但北方能种以后,这藕如今也平民化了。上市以后,价格并不贵。加上有好看的荷花看,以及有清香的莲子可以吃,甚至还有荷叶可以做吃食,一时间倒引起轰动。
一到夏天荷叶飘香的季节,众多学子便会去湖边欣赏。
农户们对这些倒是不在意的。他们只在乎一年的出产,但结果总不会让他们失望。
陆诗琦十分鼓励一些农户弄一些副业,提高家里的生活水平。
连北州也如此推广开了。陆诗琦也因此在北州大臣们心中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只暗叹这个公主以前倒是不显山不露水。还回到大元以后才弄这些。唉,他们简直是又痛又恨,却又十分庆幸。
反正明珠公主以后还是会回来的。这样的人,做国母,哪怕她是异国公主,也是够格的了。
陆诗琦也因此在他们的心中早上升了一个大大的台阶。如今也是恨不得她与太子能早些回去,共同发展大元。没想到现在的大头好处都是大元给占着的。他们自然心中不甘。
虽说现在两国合作发展,在他们心中,还是有国界的,自然是极为护短。
连康帝也有时摸着下巴想,这个儿媳妇还挺有才华。不过以后大元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多,那里毕竟是发源地,一些机密的东西,肯定被大元紧紧的抓在手心里。
康帝心中也盘算着,到时怎么从大元抢些人才回来。当然这个抢,大部分意思是说利诱,当然,利诱不成,就直接来硬的了
北州现在看着两国火热发展,心下琢磨的厉害。
不过这些,与陆诗琦无关,她一直在尽心的做着这些农事上的事。在农学院培养人才,建更多的实验基地。
著书立说,写了很多的农业上的书出来推广传承。
着手开始推广副业的发展,比如说山地地区种芋头,推广做粉丝的做法,并成立粉丝坊,然后便有商人上门去收,再卖到全国各地。
陆诗琦为让粉丝更易令人接受,当成美食,甚至写了鸭血粉丝的做法推广出去,以后家家户户都可以学着做了吃,竟十分美味。
原来吃不惯芋头的人,也渐渐的被这道美食所吸引。
一个产业,带动了很多山区的发展,山区的平民也会渐渐的富起来。
而粉丝的做法,以及鸭血粉丝汤这种东西也在民众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商事也越来越发达。除北州与大元合作之外,原本所有的生意,步隽尧只有百分之十,世舟有百分之二十,不过他都入国库了,章立文百分之十,剩下的都是陆家与陆诗琦的。
当然两国也能收税。虽说税也是极大的,但眼下谁不眼红陆家?
陆诗琦与西舟商量了一下,家中也不可能吃得下这么大的财富,当年吕不韦为何范下杀身之祸,可见钱多了,野心也会升多,引君王忌讳,虽然现在他们这一代不可能有野心,世舟也不会忌讳,但下一代呢?
所以两人一商量,又上交了百分之三十出来给户部。大元臣民吃了一大惊,因为这百分之三十简直就是一个极庞大的数字。
陆家也因此名震大元,成为炙手可热的人家。
而世舟与大臣们商量了怎么褒奖陆家。
于是便封陆家为第一皇商。还成为最大的皇商,地位也与朝廷联在一起,不可取代。
陆家渐渐的变得地位稳固,但世舟总觉得这样远远不够。封侯拜相是不大可能,给官职也不可能。
毕竟是商人,商人为末,地位不可改变,所以,世舟就干脆赐了一块免死金牌。可保陆家子孙三次杀身之祸。
这一举一出来,臣民皆惊,但转而一想,只可保三次,也在情理之中,毕竟陆家这么大的贡献呢。又不能封侯,只能赐这个了。
西舟原本还有些忐忑,但看到臣民们如此,反应不大,他又高兴起来。暗想以后定要约束子孙。
这毕竟是天大的荣耀,绝不让这免死金牌有用上的机会。
至于其它,都是子孙们自己的造化,若不成器,也是枉然。保不了世世代代的平安富贵。
只要现在能过得好,就已算不错。
陆家现在不显山不露水,这个样子,反而不会招人忌恨。加上生意上很多的官员都有参与了一些加盟,也算赚钱,这样和谐是最好不过的了。
陆诗琦放下心,也继续投入工作。而章立文此时,正好将水泥给弄出来了。
工科院上上下下实验了很久,才弄准了配方,个个兴奋不已。因为此物以后造屋,修堤等都有着大作用。
修路也摆上了日程。
工科院里章立文更加的忙碌了起来,他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公路部门,为此研究大元的城乡结构,准备着规划一个最科学,最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
章立文将后世的一些科学发展的一些观点提了出来,公路部日夜不休,尽量的完善着图纸,而从京城修往最近的城市的主要干道已经确定了下来。
远一点的修路图纸,要因地制宜的实地考察后再规划,但京城是绝对要立即就修的,所以,一点也等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