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0章 可怕的老鼠

他以过去的精英作战队伍为核心,再辅之以大约近半的新兵,弄出了一支千人行动队,随后便开上他自己的混动越野,大舅家的混动v以及三台经过全面改装,做了全封闭工程的箱式燃油货卡出发了。

这支行动队带上了三艘最新的狼牙四号飞艇,以及近百台改良版狼牙一号飞艇。

狼牙四号比起具备太阳能功能的三号,最大的改变是巨大的气囊变成了可折叠式,全部收拢后大约只有一台49寸电视大小,方便收纳与携带。

其最大运载能力也从过去的三十余人的准载提升到了五十人。

并且气囊也不再是“避气球”,而是用库存的高强度高气密性合成材料制作而成的更可靠的专用气球。

整支队伍是上午十点时从乐来县城出发。

车队共计有二十辆车,其中有十二辆货车,八辆越野与各种家用车。

如果只是载人需求,自然用不到这么多车。

但这支队伍的任务是尽可能协助康岳县完成战略清扫,会有大量的战斗任务,也有大量的临时补给需求,所以这些卡车里装载的大多是军火储备。

比起一周之前,如今人类的军备力量再次突飞猛进。

在人类的大力捕杀之下,流浪猫狗以及更大型的诸如鼬科野生动物的数量已经急剧下滑,渐渐不足为虑了。

同时远程武器也有大力发展,所以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已经不再需要会对行动造成阻碍的全覆盖式重型板甲。

如今,除了重盾近战战士之外,其他远程战术和普通步兵的防具都变成了以各种轻质材料为主,也开始大量使用以古代文山甲为模版制作而成的连环锁扣甲,只在诸如脖颈、手臂、小腿膝盖等等关节部位有整体的加固。

锁甲可以适当对抗鼠类的咬合力,也能对抗猫狗的爪子,足以一战。同时又比板甲更轻便,活动起来更方便。

在近战武器上,刀剑长枪与盾牌这些在历史上也格外经典的近战武器依然是如今的主旋律。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过去更大的体型还是如今的微缩体型,本质上人类依然是直立行走,并且有着一双灵活的双手的哺乳动物。

以人类的身体结构,不管个头是大还是小,最方便最趁手的近战武器,依然还是这些可以形成身体的附加部分的东西。

在远程武器上,如今人类的选择可就更多更专业化了。

装填较为不便的传统弓箭,乃至于诸葛弩已经被完全淘汰。

过去那种简易但威力低下,并且还会持续释放丁烷可燃气体的打火机射钉枪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靠着纯粹的手指抠下以及松开扳机来释放弹药,再手动装填子弹的简易高压气罐枪也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是有自动装填功能的连发模式与大威力单发模式的一体化成型高压气罐机枪。

这些气罐机枪的子弹都是以铁珠为主。

另外还有设计原理类似于过去的真人cs水弹枪,但核心部件材质与用料更好的电驱机械传动枪械,子弹也是铁珠子。

另外还有以氧炔焰切割机原理为基础而改造的小型喷火器。

此外,以炸药与火药为核心材料而制作的热武器在经过了二十一天的沉寂后,也再次全面回到了人类的历史舞台。

不过如今人类体型和绝对力量比之过去都变小了很多,所以如今的枪械看起来倒有点像是过去的微缩玩具,比儿童款ak还小,钢材的厚度自然也比过去的更薄了许多。

或许连ak之父本人都想不到,自己设计的武器竟然会被缩小n倍,以微缩版的方式重登历史舞台。

但如此薄的钢材必然会受到材料性能的限制。

毕竟超高强度的钛合金不是哪里都有。

国内绝大部分地区的人手中还是只有铸铁、碳钢、镀锌钢、锻钢等基础钢材。

所以如果按照原版的设计,那最终制造出来的成品枪械的精密程度与耐用程度都有所下滑。

有鉴于此,起码乐来县这边的兵工厂选择是思路是尽可能简化设计,砍掉了高速连发功能,将这些“重型”热兵器的装填模式改成手动拉栓退弹壳与再装填的单发模式。

如果是熟练的枪手,那么在一个弹匣的周期内倒是可以保持平均每秒一发的射击速度。

当然了,乐来县府还是搞到了一些特种合金与专用钢材,还是制造出了一些具备更好连发性能的枪械。但不多,周家这边也分到了一些,都分配给了诸如罗荨这种枪法最好的作战人员。

在投掷武器上,诸如手榴弹、爆破燃烧弹、白磷弹等等装备也做到了全面普及。

电驱坦克、迷你装甲车、总装高度达到半米的可变形单兵外骨骼、人工驾驶的多功能作战机器狗、可抬升多足机械臂机器人、采用了航模发动机的大功率旋翼直升机也多少都有装备。

虽然由于无线通讯能力的下滑,如今的无人机已经没有过去那般便利好用,但好歹还能以离线模式运作,机载人员也能靠着对讲机与后方的指挥人员保持通讯。

综合考虑,如今人类的武器效能大约相当于一战到二战时期的程度。

但在蜂窝网络与各种对讲机,还有如今尚且能勉强运作无人机的加持之下,人类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和低空作战能力甚至还要强于二战时期。

这看起来可以说是很不可思议了,毕竟自从人类缩小到今天只过去二十余天。

但从另一个角度想,如此高速的战争能力的恢复,其实却又是建立在对人类过去的诸多工业品的压榨式消耗上。

目前,一些在生产时需要用到超大型设备的工业品已在短期内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