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98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齐州王和冀州王对视一眼,也无奈的翻身跪地,嘴里大喊着:“见过新帝陛下,我等定当追随陛下。”

徐州王缓缓转头,阴冷的目光看向梁州王,后者浑身一颤。

他赶紧垂下眼帘,掩去眸中的不甘,挣扎着跪伏在地。

“臣弟……”梁州王咬着牙,不得不以头抵地:“臣弟见过新君。”

见跳得最凶的梁州王终于低头,徐州王轻哼了一声,唇角斜勾,负手而立,心中早已是一阵窃喜。

他转身缓步走向御阶,每一步都让跪地的大臣们心跳加速。

当他踏上最后一级台阶,转身面对群臣时,魏丞相也缓缓起身,躬身行礼。

“众卿平身!”

徐州王,不,现在应该称他为新帝了。

新景帝洪亮的声音回荡在金銮殿内——

“为防有乱,即日起,国号不改,依然沿用‘景’。先帝丧事由礼部操办,三日后举行登基大典。”

他的目光扫过被按在地上的几位藩王,嘴角微扬:“至于诸位皇弟……暂且请回各自府邸,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府半步。”

御林军将几位藩王押解出殿,皇贵妃瘫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

新景帝邪笑着走到她面前,俯身低语:“娘娘放心,朕一定会善待您的。”他将“善待”两个字咬得很重。

魏丞相轻咳一声:“陛下,国事繁忙,老臣建议即刻召开内阁会议。”

新景帝点点头,转身走向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

当他落座的瞬间,殿外突然响起一声惊雷,暴雨倾盆而下。

雨幕中,没有人注意到魏丞相眼中闪过的一丝精光。老狐狸的嘴角微微上扬,又迅速恢复如常。

原来,自从上一任景帝登基后,曾经参与夺嫡的其他皇子见大势已去,被封了藩王后,到了藩地都心灰意冷,规规矩矩的过日子。

而魏丞相长居京城,虽然景帝多疑,手下暗卫颇多,可魏丞相这个老贼也没少暗中走动。

至少,御林军统领和各部尚书,表面上是景帝一手栽培的心腹,但暗中与魏丞相之间都关系匪浅。

加上他丞相元老的身份和世家之首的实力,这些暗中走动的关系和许下的承诺,今日终于全都为他所用。

各朝各代的文武大臣之间,很少没有不暗通款曲,运作关系的。

即便景帝的耳目遍布京畿范围,但总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那就是——人心!

七月初八,新景帝在京城皇宫举行了登基大典。

短短大半个月的光景,京城已然改天换地,局势骤变。

而千里之外的苍州,同样在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清水县郊外,土豆梗在荒地项目上连成一片海洋,火红的辣椒像跳动的火焰点缀其间。

新上任的苍州知州骆海正指挥着留下的少量流民采收作物。这些被精心照料的庄稼已经到了最饱满丰收的时候。

更远处的田垄里,红薯藤蔓正在地下酝酿着甜蜜,饱满的豆荚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再过些时日,这两种作物也将迎来丰收。

而此时,赵樽和韩蕾正率领着浩浩荡荡的流民队伍穿过扶风县城。

出了县城,尘土飞扬中,衣衫褴褛的流民们睁大了眼睛,惊奇地望着旷野中宽敞平整的水泥路。

青灰色的水泥路面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笔直地延伸向远方。

沿着宽敞的水泥路往前行了十余里,流民队伍中又响起一阵阵没有见过世面的惊叹声。

“天呐!这里怎……怎么会是这样?这是大景朝吗?”

“那边种的是什么?怎么那么高?”

“看那边!”一个瘦小的少年拽着身旁老者的衣袖,指着远处正在施工的工地。

高耸的脚手架间,民夫们正在给最后几间厂房封顶,崭新的彩钢瓦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听到外面的惊叹声,赵樽和韩蕾撩开车帘,满意地望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