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9章强制上课

但他们清楚,如果远道而来的十字军,没有得到妥善安置的话,那么光复旧地也就成了空谈。

既然已经要去建设一片营地了,那么干脆直接新建一个城区得了。

在十字军离开后,也能作为提尔的新城区。

盖里斯提交的计划书,是通过巴利安家族下属议员的渠道,被递交进议会的。

相较于该方案的完善,其他人提出的思路,就过于单薄与缺乏细节了。

由于盖里斯系统的考察了提尔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并对市场物价进行了调查,加之资金流动都有概念。

因而在盖里斯的新城计划中,从最初的资金筹备、建材运输、人力成本、审核验收都有提及。

属于一眼看过去,就完备到不像话,极具可行性。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在于,18%的债券利息,使得议院里的老爷们,有了极其可靠的方式,来分润新城区开发所得的红利。

王国能否在五年后依旧存在,确实是一个未知数,但就算王国真的灭亡了,他们又能将自己的财产转移到哪里去呢

这年头可没有后世那么方便的财产转移方式。

作为耶路撒冷的贵族,他们就确实与耶路撒冷王国一荣共荣一损俱损。

一家由王国做担保,抵押了大片土地,通过发行债券凑集资金,从而建设起来的有限责任制公司。

这种金融新事物的出现,总是让许多人心中打鼓难以理解。

这个年代,或许只有部分意大利人,才能够产生一定认知。

但如果把这么复杂的东西,简化成向王国借钱,并由王国提供高额利息的话。

便是最没文化的提尔城老城区市民,都能明白是怎么回事。

对于缺乏财产转移能力的耶路撒冷贵族而言,如果能想明白其中利害关系的话。

就能明白这是一次没得选的赌博。

五年后,耶路撒冷王国依旧存在,第三次十字军大获成功,那么在座各位人人都有红利。

如果五年后王国崩盘,那么作为耶路撒冷的贵族,大伙还不如人人去死。

因此,盖里斯的计划书,早早的就通过了,包括相当多威尼斯与意大利商人在内,都对这份债券予以认购。

至于巴利安所在的伊贝林家族,又或者伊莎贝拉本人,更是在这个过程中,予以了莫大的支持。

现如今,公司的筹备工作,其实也已经完成。

盖里斯之所以出现在巴利安家中,更多的只是针对一些细节,进行更深一步的明确,与巴利安之间进行通气。

在尽力减少误会后,从而正式开土动工。

提尔城的新城区,依托旧有城区,在提尔的北部土地上进行初期建设。

当然,就目前来说,这里与其说是新城区,倒不如说是一片新军营。

相当一部分的德国十字军,已经追随着“红胡子”巴巴罗萨登陆提尔,并且参与进自身军营的建设。

……

阳光很是明媚,大海吹来略微咸腥的空气,在这么一片开土动工的土地上,扬尼斯觉得自己脑子有些晕乎乎的。

确实,一个人的命运啊,不仅要考虑个人的奋斗,还要结合历史进程。

许多时候,说不准人生的转折点,突兀之间便出现了。

两个月前,自己还在码头扛包,因为喝醉了酒与人斗殴被旅店老板赶了出去,无家可归。

两个月后,自己就入职了新岗位,作为一名“班长”,带着昔日的工友们,在这里进行倒木运动。

不是、这个,谁能想到当初和自己睡一个房间的兄弟,居然是巴利安家族的贵客,现在亲自筹建新城区。

自己还信了对方的话,拿着妮萨的钱,通了关系买到一点债券。

虽然这点债券总额不高,也就5金第纳尔,但不管怎么说,都证明了自己是王国的“自己人”。

因为存在利益捆绑的缘故,在政治上,他也被认为是可靠的对象。

哪怕没有盖里斯出面,这家“商会”中的人,都对自己充满了友善态度。

毕竟,貌似这家“商会”中,不论是管账的、还是工程师、又或者武装巡逻的帕拉丁,都或多或少认购了一部分的债券。

本来,他还担心自己和妮萨的那些钱有打水漂的可能。

但“商会”这边刚一开工,基于可靠这一条件,他就被询问是否要过来当一名班长,每个月能拿到三金第纳尔的薪资。

这钱看似不多,但却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意味着扬尼斯,不必再去过醉生梦死的生活,而是能真的存下来钱。

似乎,未来在这一瞬间,就变得光明了起来。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烦恼。

如果扬尼斯想保住自己这份工作的话,就如当初似乎在喝醉酒后答应过盖里斯的话,自己要去识字、要去算数。

每个月都会有考核,考核不通过的话就会面临扣钱的可能,数次不通过,更是有可能被直接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