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那些一瞬间就倒在泥地的家伙们,他们的哼哼唧唧证明了一件事——盖里斯的道理最大。
天空中的雨渐渐小了起来,但还是阴沉沉的,乌云密布。
盖里斯身旁这些人,看似人多势众,却人员更加复杂,比之尼古拉斯那伙人更要乌合之众。
“现在,我提议!所有人一同组建塞浦路斯解放阵线,所有人一同加入塞解阵!一同对抗那个科穆宁僭主!”
“谁同意谁反对!”
“僭主”原指在古希腊城邦中,通过非法或不正常的手段夺取政权的统治者。
这个词在古希腊的早期并没有完全负面的含义,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它逐渐带有负面色彩,意味着独裁、暴虐、不合法的统治者。
简而言之,僭主最初是指通过非传统或非法途径掌权的领导者,后来演变为描述以暴政手段统治的独裁者。
盖里斯说艾萨克是僭主,在座的这些塞浦路斯人,作为罗马人、作为希腊人,他们是能理解的。
起初,艾萨克登岛的时候,是伪造了公文,宣称自己是帝国派来的总督。
塞浦路斯作为岛屿,同君士坦丁堡之间的联系自然是相对单薄,艾萨克登岛的时候,可谓是毫无阻碍。
在登岛之后,艾萨克便原形毕露,藉由雇佣兵带来的军事力量,轻易压服了毫无防备的塞浦路斯岛。
要知道塞浦路斯岛的历史上,训练军队的时候,才是少数时候,基本上就属于,谁来了就朝谁投降。
有那训练军队的钱,不如拿去上贡。
就连撒拉逊人来了,也一样上贡,只要不打扰岛民的平静生活,其实一切都好说。
属于是,咱塞浦路斯啥都缺,就是不怎么差钱。
你别派兵了,你派兵过来还要成本,咱们主动把钱交了,你好、我也好。
不管是东帝国,又或者阿拉伯帝国,见塞浦路斯这么识相,也都是点到即止。
反正是白拿的钱,不要白不要。
可艾萨克显然不是如此,他之所以能统治塞浦路斯岛,并非因为他身后站着什么庞然大物。
他是用雇佣兵控制的岛屿,他统治塞浦路斯是有成本的。
这个成本还是他自己支出的,不是什么东帝国、或者阿拉伯帝国在后面垫付。
因而他对塞浦路斯岛屿的搜刮,才显得如此丧心病狂,他麾下的那些雇佣兵,更是要为非作歹。
盖里斯说艾萨克是“僭主”,在座的这些人,都能理解是什么意思。
艾萨克是一位经由非法途径掌权的领导者,他没有正统性。
这正统低了,就格外容易爆叛乱。
分散的叛乱,容易被逐个击破,但当叛军们捏成一团的时候,就有的说道了。
这也就是盖里斯提出,组建塞浦路斯解放阵线的目的。
有一点是盖里斯始终坚持的,只有这些人自己亲手解放得来的果实,才会被他们珍惜。
若盖里斯今日去杀了艾萨克,那么无非是以一个新的偶像暴君,替换先前的那个罢了。
在场的这些人,彼此对视几眼,没人表示反对,这事其实也就暂且定下来了。
当然,说是组建是塞浦路斯解放阵线,可在对面那些人看来,这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吞并。
盖里斯见没人反对,当即大声喊出口号:
“驱逐僭主!恢复罗马!”
“驱逐僭主!恢复罗马!”
盖里斯先是自己喊了两遍,在他身后,那些原本属于尼古拉斯的人马,经过这些日子的宣讲,再加上盖里斯的神迹,也都一齐高呼了起来。
“驱逐僭主!恢复罗马!”
“驱逐僭主!恢复罗马!”
同泥地里的这些乌合之众相比,盖里斯身后那些人异口同声的高呼,就显得格外的有威慑、格外的齐心,也格外的有感染力。
新来的这些人,看似人多势众,可与盖里斯身后这些人一比,哪有优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