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进!”
从里面传来一道浑厚的声音。
江老推门而入,看到里面坐着的林局长,正带着眼镜看资料,眉头皱成了麻花。桌子上摆着几个切好的西瓜,也没顾得吃,有几个苍蝇在绕着飞。
“哎呦,老江,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林局长激动放下手里的文件,张罗着他们进来坐。
“老林,你这农业局可够冷清的嘛,连个倒水的人都没得了撒,现在可是光杆司令一个喽!”
“可不是嘛,现在指标压的紧,同志们都去跑基层了,眼瞅着棉花播种的季节就到了,我这指标还有一大截嘞!”
林局长说着,将桌子上的文件拍了拍。
“用你的话说,我现在脑壳都开始痛喽!”
老江听着哈哈大笑:“你不要急噻,我来就是帮你的嘛。”
“你帮我?”林局长一愣,看向江老,“老江,你鬼点子多,你你说说,你有什么法子帮我?”
江老拍了拍一旁苏阳的肩膀,说道:“这个巴郎子你可认识塞?”
林局长凝神皱眉看了一会,忽然想起来了:“哎呦,这不是我们的劳模嘛,电视上见过嘛!”
苏阳随即上前握握手。
“林局长你好,我叫苏阳,是洛甫乡乔木村的。”
“我晓得嘛,劳模嘛!”
劳模是时代的象征,尤其是五一劳模,那是带头致富的好榜样,含金量自然是满的。
“江老,你的意思是?”
“这巴郎子有法子帮你达标,刚才已经跟我唠了一路,我听着靠谱,就带过来给你说道说道。”
苏阳坐在凳子上,身子往前一倾。
“林局长,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你知道墨钰县瓜农的情况吗?”
墨钰县的情况他自然清楚,以西瓜、核桃打造了特色农业风貌,但是近年来的反响一直很差,尤其是老百姓对西瓜的口碑很差,大家不乐意种,也不愿种。
追根到底,是手里没赚到钱。
但是那里的地块又没有合适种植的农作物,也想过将棉花普及过去,但是经过农业专家的评估后,发现那里压根种不了。
改良盐碱地,改造农作物,这是他们农业局的责任。
但是现在对那个地方确实有些束手无策啊。
所以也只能放弃了墨钰县整整1.3万亩的地块。
“巴郎子,墨钰县的农业情况我自然是清楚的嘛,那里土壤结构比较差,瓜农们只能种这种旱瓜了。”
林局长起身拎起暖水壶,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水,问道:“巴郎子,你是想说,把瓜田种成棉花吗?”
苏阳点了点头。
林局长笑了起来。
“想法是好的嘛,但是这个我们农业局的专家们也探讨过了,这法子不得行啊,那里就不适合棉花的生长嘛。”
“林局长,那里的土壤情况我自然是知道的,我是想说,如果能把那里的土壤成分改造一下呢,稀释一下当地的盐碱成分,不就可以种植棉花了嘛?”
“改造土壤?”
林局长愣了一下。
土壤改造可是一个大工程,而且上万亩的土地改造,更是一个超级大工程。
凭借他一个地区农业局,就这么几个人,是无法完成的。
如果施肥洒水,那将是巨大的财力,农业局是穷机关,不像文化局是个肥差,他们压根没这个钱。
再说了,就算是做试点,改造谁的地块都不合适,在老百姓当中有失公允。
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民间企业的力量,一起联合改造。
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就算是改造好了,也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实际的利益,想从农民嘴里分一杯羹,比登天还难啊!
法子倒是有,但到处是关卡,实施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且现在农业局最主要的任务是棉花推广,墨钰县也无暇顾及了。
苏阳却笑了笑,信心十足:“林局长,我的意思是,由我来帮助墨钰县的瓜农进行土壤改造,用最简单的土方法,将秸秆打碎,再翻土,将碎料埋在地下,增加土壤的有机物,这样就能最快速度的稀释盐碱成分,一个月的时间就差不多了,还不耽误今年的棉花播种。”
林局长听到这话确实有些震惊,但是想到上万亩农田的工程,以及机器成本,人工成本,又开始头疼了。
“巴郎子,这....”林局长一脸疑惑的看着两个人。
“我们为了保留墨钰县瓜农的特色农业风貌,可以五五制或者三七制的进行试点,保留七分瓜田,试点三分棉田。”
“至于公平嘛,那就是谁愿意带头签棉花合同,就优先改良谁家的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享受第一个美食嘛。”
“还有机器成本、秸秆成分、人力成本,都由我自己来承担,如果以七三制实施的话,如果有一半的瓜农愿意尝试,那就能多出将近两千亩的棉花地。当然,这个老百姓的思想工作,我有把握去做好,绝对符合咱们的政策。”
苏阳一番话说完,两个人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