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0章杀得好,杀得解气

这位天子,虽然好拿捏,但只能哄着拿捏,顶着拿捏是万万不行的……

三十万兵,也不是不可,至少听起来就吓人,先声夺人之势,多少也有点用。

朝堂上一番来去。

苏武那边,也收到了消息,有,就是成了,不免也喜,也知道大战不远,只看朝廷准备,只看童贯准备了。

便也知道,自己要不得多久,就要回京东了,再出征之前,定要让军汉们回去一趟,住一些时日,不能连番去打,否则军中也要起埋怨之言。

眼前事情就多起来了,吴用的事要更快更狠辣一些,给百姓发粮发布的事,也要加快速度。

乃至燕云之兵马整编,里里外外,也编出了个五六万军,驻在州县各地,其实不够用,也要招募,这事就看谭稹的了。

怨军郭药师,也在扩编,他麾下,驻扎在燕京城与周近州县,扩到一万五六千之数。

苏武自己,怕是要先走了,那些京畿之兵,多还要留驻一段时间。

苏武还想一件事,去西京看看,侦查地形地貌是其一,走一走太行山路是其二。

其三,还是要与女真人再见见,若是有可能,与耶律大石也见见。

苏武也听得东京城使团带回来的消息,枢密院发到燕京来了,那就是西夏人当真要出兵去救援大同。

这也是个外交筹码,要与金人谈一谈,利益最大化。

乃至,也谋一谋,是不是让女真也提前出兵与党项人打一打,若此事能成,那伐党项之事,自是事半功倍。

苏武也知道,一旦宋与女真起了纠纷,党项与女真,就自动成一路人去了,这是历史的必然性。

此时此刻,是时间差,苏武一定要利用这个时间差操作一二,若是这个时间差浪费了,往后悔之晚矣。

国际局势,风云突变,苏帅俨然是个政治动物,闻风就要动。

只管把燕京城的事安排好,千余快骑,几千匹马,赶紧往西去赶场子,这场子必须赶上。

那西京大同,不可能不破,只是苏武知道,有耶律大石从燕京带去的数万军民,这个大同城破的日子,理论上会拖后许多。

这个时间差就更充裕了!

从燕京往大同去,若不往南去绕,就两条道,一条是北路,走宣化出张家口。

一条是南道,进太行山脉,走太行八陉之一的飞狐陉,过蔚州,进大同盆地。

走北道,其实就是出塞了,也就是到草原边缘了,这条路苏武不准备走,一来是不想此时与女真发生什么误会。

二来是苏武就想走一走太行山,过太行山,其实就是山西,山西也是一个狭窄的盆地,也是来日苏武真要与耶律大石做交易的依托之地,换句话说,耶律大石如果真进入草原了,山西就是钱粮物资去换耶律大石马匹的重要之地。

千余骑,说出发就出发,当然,也提前与女真通个信息,便说他苏武要到大同来拜见一下友邦金国的天子,乃至也说,所带之骑一千,从西南边来。

大同城池,自是被女真之兵围困得水泄不通。

其中,女真五万上下,多为骑兵,乃至女真之兵,下马可战,上马也可战,全能一般。还有归降的耶律余睹的辽兵,三万左右,实打实也在八万之数。

而大同城内的辽军,着实不好算,若论兵来算,当在四万出头,加上青壮之类,那就有六七万人。

若是真说打仗,女真面对坚城,这么多守军,纸面上,应当是攻不下来的。

奈何辽人就这一座孤城了,且只有困守这一条路,野战之下,五万女真骑,那真是碰谁谁就碎,辽国百万披甲,已然不知碎过多少次了。

历史上的宋军,那更是碎了又碎。乃至历史上,党项人一度发狠,起了三万兵马东来,一碰也碎,史实如此,苏武岂能不是谨小慎微以对

所以这大同城,只在早晚,城内之粮草,想来也支撑不得多久,耶律大石的归宿,还是入草原去。

太行八陉,古往今来都是军事要道,并不好走,但隐秘非常,从春秋战国到秦末逐鹿,再到南北朝,再到五代十国,这里不知发生过多少次险恶之战。

历史上但凡大名鼎鼎的将帅之人,无不与这太行八陉发生各种故事,秦赵也好,韩信也罢,乃至李世民……

苏武此番也入太行来,倒是不战,真就是路过,走完太行,就入一个小小盆地,大同盆地。

再去,大同城也就在眼前,眼前是营寨连绵,一眼望不到边,更是沟壑,拒马无数,这座历朝历代都是重镇的大同城池,不知要经历多少次战争,数都数不过来。

却也是中原、或者山西,与塞外草原最重要的贸易之处,乃至中原王朝出击草原,草原兵马南下中原,这里永远是战火交接所在。

苏武此来,还要与女真确定一点,大同是云州,属于燕云十六州,是那海上之盟的盟约上说得清清楚楚的宋地,也就是说,女真哪怕破城了,这座城池,要确定好,最后要交到宋人之手。

谁来此处苏武想好了,还是王禀,王禀兼任此处,太原大同,本就是在一个防御体系之内,都给王禀!

如此心安,哪怕来日燕云打成一锅粥,只要大同不失,就有反击之力,兵出大同,是可以直接通过草原去切女真老家的……

苏武这段时间,谋得太多太多……

大同就在眼前了,远方来了一支女真骑兵,自是来接人的……

(兄弟们,本月最后一天了,看一眼月票,不要浪费了……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