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6章复汉唐之土,尊天可汗之名

“但他……定有不好之处!”王唤又道。

“不好之处,就是他说的,诗词小道尔,不堪一弄……”李清照忽然发笑。

“姐姐,你再填一曲,好好填一曲,教他心服口服的词,如此,他便无话可说了!”王会来出谋划策。

李清照摇头:“不在一曲两曲之事也,是我……上半辈子,过得太舒坦,也过得太无趣……”

“姐姐这日子,竟还无趣呢”王唤着实不解,表示大受震撼。

李清照点头:“真要说起来,无趣,无趣得紧呐……不外乎吃喝玩乐……”

“姐姐乃女流,总不能入朝为官,上阵打仗吧”王唤此时此刻,那是一心向着自家表姐。

“罢了,与你二人说不得这些,你二人不过也是吃喝玩乐之徒……”李清照还带骂人的。

“我……”王唤一时也是语塞,也着实反驳不了。

“我又岂能不知舅父之意他请苏子卿来,是知道祖辈余荫已然要尽,是怕你二人将来落魄,也好多几个人照拂一二,不论是王家也好,李家也罢,乃至青州赵家,唐之刘禹锡有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总是有那一天的,世事轮回,本也如此……”

李清照许真与以往不同了,不说大彻大悟,但也可说是对人生对世事,有了几分思索。

历史上,她也会经历这般心态的变化,但那要等到国破家亡之时。

心态变化之后,前后词作风格与内容上,便也起了剧变。

而今,好似提前了一些。

这话语,也不免说得两个表弟沉默无言。

唯有李清照继续说:“从来都想,我李易安,读书治学,自不输男儿,天下男儿,多也不过如此……如今再想……”

“姐姐,可万万莫要如此去想,天下男儿,多不及你!”王唤要李姐振作,可不能这么下去……

王会只管点头:“对,柳大家一去,只问,如今词坛,何人及你便是当今官家,词曲一道,也不及你也!当世第一人也!”

“罢了,你们去吧,我与苏子卿回一道信去。”李清照已然摆手。

“那当要快,今日听他说,怕是这几日就要离京了!”王唤提醒一语。

“嗯就要离京这不刚刚入京履新吗不是才封的枢密院直学士怎的不是在京中为官离京作甚”李清照很是意外。

“那倒也不知,也不好问,只管是差事吧,如今都说他最知兵事,只管是兵事,朝廷自要用他奔走,也听闻官家恩宠也隆,最喜他不过。”王唤如此答道。

“这话倒也不差,他自是最知兵事,能者多劳,陛下也圣明,识人用人不拘一格……”李清照语气之中,自有几分失落。

不为其他,就是她而今,并无多少友人,有时候,人也怪,哪怕酒宴之中同席几十次,也不过点头之交,各怀鬼胎。

有时候,不过是与人有了几分深入之语,也可交心。

这些,自就是说的李清照与苏武,许也更是如今之词坛,李清照当真一个都看不上眼,低头都懒得去看,陡然之间,苏武入得眼来。

也是上一个时代,上一代人的光芒,着实太过耀眼,什么唐宋八大家,晏殊晏几道,苏门四学士,柳永柳三变,这些人落幕了去,这大宋好似真就为之一空……

李清照能怼遍大宋文坛,许也有原因是无人有资格与她来辩。

苏武算是横空出世,还把她李易安如此一通老怼,其实,也是高处不胜寒,放眼望去,岂不好似就只有苏武了

不免,就是惺惺相惜。

李清照又来再说:“他哪天走”

王唤点头:“倒也不知……”

李清照便又再说:“那你当去问问,他若离京,你们当也要去送送才是……”

“哦……”王唤愣愣点头,心中许多不解,但也不问。

王会问了一语:“姐姐想去送送毕竟是故旧,君子和而不同,无甚无甚……”

李姐立马摆手:“我自如何好去”

“哦,那我与兄长去送就是!”王会点头答着。

“你二人等我一等……”却见李清照忽然起身,向里屋走去,片刻出来,拿出一大迭纸张,再说:“你们去送的时候,把这些书稿送与他。”

王唤接过,问:“这是什么”

“这是……”李清照一时就红了眼眶,再说:“这是你姐夫的书稿,不知耗费多少心血,十余载隐居青州,遍录天下金石要闻,差不多了,也该合遍成书了……”

“怎的送给苏……学士”

“苏子卿,最是重情重义之辈,以往,你姐夫与他,常有书信往来,哪怕是最后,他也叮嘱你姐夫要紧守城池,他带大军日夜兼程来救,甚至你姐夫……唉,做下丑事的时候,他竟还有遮掩之心……如今,你姐夫去也,此书,乃金石一道之大成,世间以往从无有,留与后人,便也是一桩功德……让苏子卿去做吧,旁人许看不起你姐夫,我也曾出言讽刺他,更何况旁人呢唯有苏子卿,许少几分看不起……”

李清照说着说着,当真就在落泪。

王唤叹着气:“姐夫啊姐夫,唉……”

李清照再来言:“也是怕世间之人,只闻是赵明诚之遗作,多是看轻讥讽,唯有苏子卿来做此事,天下之人才会高看几眼,真正看得你姐夫十余载呕心沥血之作……”

金石,金也好,石也罢,是篆刻文字上的考古研究,可不要小看,人类最早的文字考古,都是这金石一道,乃至文字变迁之类……

赵明诚之《金石录》,自就是大成之作,对一个国家与民族考古自己的文化历史,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千年之后,依旧放着光芒,为一道之权威。

人之复杂,不过如此……

李清照之所想,也很有道理,此时此刻李清照不是没有能力帮自己的亡夫刊印出书,而是怕天下之人看不起赵明诚,不把他当回事,便是那十几载呕心沥血,付之东流。

如此,李清照才想到这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