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些塘子里的鱼,差不多所剩无几了!
以后得去江里钓。”
回到村子,村口的路上,七八辆平板车排成一排。
板车上堆放着装满粮食的蛇皮袋,
社员们吃力地推着平板车,往公社方向走。
大队会计张宝林,斜挎着帆军绿色布包,走在车队的最前面。
“宝林叔,你们这是去公社吧!”
“是啊,十天期限要到了,补缴的公粮也该送去粮站了!
一万多斤口粮,这缺口可怎么补哦!”
张宝林这个大队会计,比谁都了解大队口粮的数量,以及日常消耗。
原来就不足的口粮,每天少吃一点,勉强能维持到玉米收获的时节。
现在口粮一下子总量少了一万多斤,至少有20天的缺口。
他这个大队会计忧心忡忡,也很正常。
张小龙笑了笑,没有接他的话茬。
这个问题对于张小龙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但这事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只能自己独享这个秘密。
大队里各社员,对补缴公粮的事,表现出了很大的理解和支持。
社员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补缴公粮是上面的政策,总是要支持的!
另外,冲着张小龙的面子,也不能为难副大队长张宝柱。
大伙都是一个大队的,齐心合力共渡难关。
平时省着点口粮,熬过这段时间,等新玉米下来,就苦尽甘来了。
这些话传到张小龙耳朵里,他觉得很欣慰。
野猪肉没白分给大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决定明天继续给大伙分一头野猪。
空间里还剩下24头野猪放着,另外还有34头在养着,体重与日俱增。
拿出一头来,给大伙改善一下伙食,毫无压力。
计划不如变化,一辆吉普车的出现,改变了张小龙的计划。
轧钢厂来人了。
“田娃,什么事跑这么急?”
迎面而来一道熟悉的身影,张小龙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