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09章秋收议事

暮色沉沉,国公府正厅内灯火通明。叶明风尘仆仆地踏入厅门,衣摆上还沾着田间的草屑。

李婉清正坐在罗汉榻上绣着帕子,见状连忙放下针线:\"明儿回来了?庄上如何?\"

\"娘,今年田庄可是大丰收。\"叶明接过丫鬟递来的热毛巾擦了把脸,\"去年用的新法见效,今年的亩产比往年多了四成不止。\"

叶凌云从兵书中抬起头,浓眉微挑:\"当真?\"

\"儿子亲自督秤的。\"叶明从怀中掏出一本账册,\"这是详细数目。\"

李婉清接过账册,指尖在纸页上轻轻摩挲。烛光下,那些数字显得格外清晰——每亩地多收了一石二斗,整个国公府封地算下来,竟是多了近万石的收成。

“爹,娘,”叶明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心中酝酿了许久,终于鼓起勇气说道,“儿子想……今年减些田租。”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在安静的厅堂里却显得格外清晰。叶凌云原本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手中的兵书,听到儿子的话后,他缓缓地抬起头,目光如炬,直直地看向叶明。

“减多少?”叶凌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叶明略微犹豫了一下,然后轻声回答道:“旧例是三七分成,今年改四六吧。”他的语气有些小心翼翼,似乎生怕他爹会生气。

厅内顿时陷入了一片静默,只有松烟不知从哪个角落里钻了出来,轻盈地跳上叶明的膝头,它的尾巴像羽毛一样轻柔地扫过叶明的手背。

就在这时,李婉清忽然开口说道:“是该减些。前些日子北境来信,说今年冬天怕是来得早。庄户们多存些粮食,也好过冬。”

叶凌云的目光在妻儿之间转了转,他的脸上先是露出一丝惊讶,然后渐渐浮现出一抹笑容。

“你们娘俩啊……”他无奈地摇摇头,“罢了,就依明儿所言。不过——”老将军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得让庄户们知道,这是三少爷的主意。”

叶明心头一暖。他爹这是在为他积攒民望。

\"对了,\"李婉清像是忽然想起什么,\"明日太子要来府上,正好让他也看看庄上的收成。\"

.....

翌日清晨,李君泽一身杏黄常服,摇着把泥金折扇就来了。

一进门就嚷嚷:\"表弟,听说你家庄子丰收了?带孤去开开眼!\"

叶明正在试新制的马鞍,闻言笑道:\"正有此意。表哥今日这身打扮,倒像是要去踏青。\"

\"少贫嘴。\"李君泽凑近了低声道,\"昨儿个杨老头又在朝堂上阴阳怪气,说新法耕植是哗众取宠。今日孤非得亲眼看看,回头好堵他的嘴!\"

两骑并辔出城,秋阳正好。官道两旁的农田里,农人们正忙着收割。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

\"嚯!\"李君泽勒马驻足,\"这长势,比皇庄的还好!\"

叶明笑而不语,引着太子拐上田间小路。几个正在劳作的农人认出他们,连忙行礼。有个胆大的孩童甚至跑过来,献宝似的捧上一把新收的稻谷。

“尝尝?”叶明微笑着,轻轻捻下一粒稻谷,然后熟练地搓去谷壳,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米粒,他将米粒递到李君泽面前,说道:“这可是新米,最是清甜呢。”

李君泽见状,也有模有样地学着叶明的样子,捻下一粒稻谷,搓去谷壳后,将米粒放入口中慢慢咀嚼。

突然,他的眼睛猛地一亮,惊喜地叫道:“竟然有股子桂花香!”

此时,他们已经走到了田埂上,只见老里正早已带着一群庄户们等候在那里。

见到贵客到来,老里正赶忙迎上前去,满脸笑容地奉上了新碾的米浆和刚出锅的米糕。

李君泽毫不客气地接过米浆和米糕,大口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向老里正询问起耕作的细节。

老里正激动得胡子都颤抖了起来,他声音略微有些发颤地回答道:“回殿下的话,三爷教给我们的新法子可真是太神啦!您看这深耕、密植,还有那个轮作……老汉我种了一辈子地,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肥的稻穗呢!”

正说着,打谷场那边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原来是庄户们正在称量今日的收成,结果令人惊喜不已——一亩地竟然打出了两石八斗的好成绩!

李君泽听到这个消息,立刻亲自上前查看。他好奇地围着稻堆转了几圈,还兴致勃勃地学着庄户们的样子,用打谷机打了几把稻子。

然而,由于他对打谷机的操作不太熟练,稻子被扬得到处都是,惹得周围的庄户们想笑又不敢笑,场面十分有趣。

午间歇息时,叶明带着李君泽登上庄子后的小山坡。放眼望去,金黄的稻田连绵不绝,农人们穿梭其间,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

\"表弟,\"李君泽忽然正色道,\"这新法若能在全国推行...\"

\"已经开始了。\"叶明指向远处几块明显不同的田地,\"那是周边村落的农户,自发来学的。\"

李君泽若有所思地点头。两人沉默片刻,忽然同时开口:

\"减租的事——\"

\"赋税方面——\"

相视一笑后,叶明继续道:\"我已经说服我爹了,今年庄上减了一成田租。\"

\"巧了。\"李君泽折扇一合,\"孤正想奏请父皇,明年全国减赋两成。有了你这庄子的收成作证,看那群老顽固还有什么话说!\"

夕阳西下时,两人启程回城。马车后跟着几辆牛车,载满了庄户们的心意——新米、腌菜、野味,还有孩童们编的草蚱蜢。李君泽把玩着一个小巧的稻草人,忽然笑道:

\"表弟,今日方知何为'民以食为天'。\"

叶明望向车窗外。暮色中,农人们仍在田间忙碌,打谷场上的歌声飘出老远。春种秋收,周而复始,却是这世间最真实的欢喜。

叶明笑而不语,引着太子拐上田间小路。几个正在劳作的农人认出他们,连忙行礼。有个胆大的孩童甚至跑过来,献宝似的捧上一把新收的稻谷。

“尝尝?”叶明微笑着,轻轻捻下一粒稻谷,然后熟练地搓去谷壳,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米粒,他将米粒递到李君泽面前,说道:“这可是新米,最是清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