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50章殿试下

李承乾看着下方那数百双眼中冒着火光的帝国精英,自觉也没什么想要说的了,便起身带着文武重臣转进到偏殿去饮茶歇息了。

偌大的明堂正殿,只留下了礼部诸官、维持秩序的千牛卫精锐,以及那数百名参加殿试的考生们。

看别人考试没啥乐趣,李承乾本身也很讨厌考试,所以与其在这里给那些考生压力,倒不如去别的地方坐坐等待考试结束。

毕竟穿着龙袍摆出一副威严至极的模样也是很累的,李承乾本来也不是一个很注重自已仪态的君主。

相比较一位坐在皇座上统治天下的君王,李承乾不管是从身形还是武力以及性格来讲,更像是一位离开王座行走在大地上的王者。

虽然跟着李承乾出来的文武重臣有很多,但是等到层层散去后,跟在李承乾身边的只有少数几个人了。

至于其他人,则是在宦官的指引下去其他的地方休息了,留在李承乾身边的,只有长孙无忌、李靖几人。

像高士廉这样的老者,因为年迈的缘故,出来露个面,李承乾便让他回家休养了。

如此的朝廷,又不像是武德和贞观那样,不将人用死不算完。

不过因为这个时代在岗位上工作到死是一种荣誉的关系,李承乾还是给他们保留了侍中的职位,让他们保留着可以入宫面圣的权力。

对于这些旧时代的残党来讲,偶然出来亮亮相,参加参加朝会,甚至有事情还能直接去面圣就已经是极好的了。

这代表着天家不是无情的人,他们这些人的贡献,天家会记住的,只要他们别想着借着这些东西去做违反法律,违抗朝廷新政的事情,他们体面可以维持到自已彻底离开这个世界。

但要是有人看不清局势,李承乾也不介意让他感受一下皇权的威严。

待得几人在偏殿坐定,钱平让人将早已准备好的茶水点心端上来以后,坐在李承乾左边的长孙无忌忽然开口说道。

“陛下是想让辛弃疾做个孤臣吗?”

“孤臣?”

解开头上的天子冠冕将其随意的放在一旁,将用江南道贡锦加西域金线耗时三年才制作出来的衮冕随意的脱至腰间后的李承乾刚拿起一块糕点准备扔进嘴里便被长孙无忌的问题问住了。

“我让他做孤臣做什么?虽然辛弃疾才从薛延陀立功归来,我也准备封他为冠军侯,但不管是论功劳和资历职位,我大唐还有很多能够在多方面胜过辛弃疾的将军。”

“要是做孤臣,我也该让陈庆之做孤臣阿,毕竟子云才是紫微城军队的掌控者。”

不过李承乾转念一想,便明白了长孙无忌的想法。

被曲解,本就是表达者的宿命,尤其是李承乾还是皇帝,他说的每一句话,做出的每一件事情都会被无数人的研究并曲解。

“辛弃疾作为武将,却有了进士身份,作为文臣,却是凭借自已的战功升迁上来的,这会让他不管是在文臣还是武将的行列里面都会受到排挤。”

长孙无忌说道:“若陛下不是想让辛弃疾做一个孤臣,为何要让他去参加殿试呢?”

“便是汉武帝的冠军侯,在这般年纪,也不可能有着能够和这群进士科进士相媲美的文采。”

“陛下此举,无疑是要让辛弃疾受到天下人的注视。”

“文采吗?我倒是觉得这些进士未必能有辛弃疾答的好。”

李承乾脸上的笑容很是灿烂。

若是在宋朝和那群卷王比,辛弃疾或许没法比,毕竟辛弃疾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而且宋朝的科举和唐朝的科举又不一样。

而且写诗写的好又不代表科举也考的好,宋朝那批诗人大多都是科举不得已的失落子,像真正的天才,比如千年龙虎榜第一那位,人生都没有什么挫折,哪里写的出好文章来?

文章憎命达可不是空话。

但唐初的科举可是很重视时务策(政论文章)的,而要论时务策,曾经到处做官,为政经验丰富的辛弃疾怎么可能比不上这些士子呢?

便是到唐中后期,诗词逐渐增加比重以后,被誉为“词中之龙”的辛弃疾也如鱼得水。

毕竟南宋那吊环境下,辛弃疾都能出头,就别提在唐朝了。

“看来陛下对他倒是颇为自信啊。”长孙无忌看着颇有把握的李承乾,也不再多言了。

因为他这个外甥,不同于其他俗人。

他这个外甥能力强,做事猛,性子更是没得说。

李承乾做事情,长孙无忌是一百个放心。

毕竟一个能和李二竞争上岗的皇帝,又何须其他人质疑其行为呢?

而且这种心态的长孙无忌,也属于是无数条时间线当中,最为体面的那部分了。

因为他自从被自已的亲妹妹要求赋闲在家以后,就再也没有触摸过治权,这就导致他心中欲望,那座高山上的磊石还没有来得及滚下。

欲望早早的就收住了,自然也就混的十分的体面。

不然堂堂开国勋贵,凌烟阁功臣第一最后是以自杀收尾的...未免太过凄惨了。

“随着日后科举制度逐渐壮大,说不定光是进士科一科取的进士都要比今日的进士要多。”李承乾伸手将冰鉴拉的靠近了自已一点:“如此庞大的进士群体,现在的举荐制度自然会废除。”

“便是我,也要遵循制度,不能肆意的提拔那些非科举取士的臣子,不然后世的君王有样学样,科举制岂不是成为了笑话?”

“若是大家都循规蹈矩,我觉得这个世界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坏了规矩的影响是很大的,李承乾从来不觉得遵守规矩是一种死脑筋的行为。

作为格局可以后看几千年的皇帝,李承乾见到了太多不守守规矩的人导致的公信力崩塌了。

公信力一旦崩塌,便像是黑暗森林体系里面的游客,相信他人会变成一种风险很大的事情。

轻则倾家荡产,重则牢狱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