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他们能把生意做大做强,成为丝绸之路上最著名的,就这股子不要原则只要钱的劲儿,简直是世间少有。
相对比来讲,婼羌人还是稍微有点原则的,绝对不会为了区区几石粮食就把自己整个国家都卖给大汉当仆人。
但如果能加粮,那也可以考虑再把原则拓宽一下。
经过一番角逐,粟特商人最终胜出,成为对大汉最忠诚的人,并有资格先于婼羌,来同大汉的贵人一起做生意。
不过婼羌也没闲着,队伍里那两名勇士被汉使们拉过来友好交流,并且非要向他们展示大汉的旧武器,一柄吹毛立断的灌钢匕首,刀尖在一匹战死的马身上划过,手感极其丝滑,毫不费力,骨与肉很快便分解完成。
汉人说以后杀羊时,这样能省许多力气。
两名婼羌勇士:……
他们无师自通地学会了阅读理解。
明明手中解剖的牲畜是马,汉使为何说是羊?
这句“杀羊”到底有没有隐藏含义,汉人是在威胁我吗?
到底是要杀羊,还是要杀我啊?
羌人们小小的脑子里产生大大的疑惑。
而此时,闻棠已经开始和粟特商队的队长们谈上了交易。
这名叫做“安普”的粟特队长身高很高,但身材却很纤瘦,高鼻深目,肤色很白,头发和浓密的须髯皆为黄色,头戴红白相间的翻沿尖状帽,身穿绿色翻襟长袍,脚踩长筒靴,围绕在闻棠身边,郑重地向她行了个康居的礼节。
安普善于察言观色,会说楼兰语和匈奴语,从使团的长相和穿着来看,已经确定这是一群汉人,所以没有使用和汉人有仇的匈奴语言,而是说了楼兰话。
这钱也活该他们挣,只和匈奴人交易过几次,便学会了他们的语言,挣钱态度真的很认真。
楼兰翻译:你这一口流利的楼兰语显得刚刚费尽心力用双语重复好几遍的我像个小丑。
正如翻译所猜测,这些粟特人果然是来找匈奴人做丝绸生意的。
“匈奴已经被我的国家给灭掉了。”虽然路上重复过无数次这句话,但每次说这句话时,闻棠心里还是有点爽爽的。
尤其是看到胡人脸上那种震惊的表情,哦,天啊,匈奴那么强大的国家居然被汉给灭掉了!大汉究竟是一个强大到何种地步的庞然大物呢?
“但你们运气很好,商队在匈奴那里交易到的丝绸起源于我的国家。”她说,“汉可以和你们开启新的丝绸交易。”
然后闻棠给他们讲述了汉的广大疆域、美丽风景和各种各样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听得那些粟特人眼睛都直了,恨不得现在就骑上橐驼,走向大汉,亲自感受一下那里的美好。
闻棠:“我们是大汉派出与其它国家交好的使者,可是前方那座山实在太高,就连西域也很少有人能翻越过去,没有人给我带路,真的很困难。”
安普几乎脱口而出:“我们可以为您带路。”
闻棠又道:“我们使团这次携带的商品都是要送给各国的国礼,无法私下买卖。”
听到自己可能做不成这次的生意,买不到汉人手中的丝绸,安普脸上的笑容立刻僵住,有一种讨价还价很长时间,最后还是没有做成生意的失落与烦躁。
“但是……”一个转折,闻棠又道,“等这次出使结束,你的商队可以和我们一起回到大汉,届时我会禀告皇帝,允许你们亲自挑选喜欢样式的丝绸绫罗,除此之外,还有漆器、茶叶、和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这时,一名使者从橐驼上搬下来一个箱箧,打开之后,在火光的映照下,露出里面整整一箱子鲜艳漂亮的绢绮锦绣,可惜胡人只会纺织亚麻和羊毛,根本分不清大汉这些繁琐复杂的纺织工艺,只能将它们统一称之为丝绸。
安普问道:“可我们想和大汉做长期的生意,作为大汉最忠诚的仆人,请您允许我们这个小小的要求。”
闻棠面色遗憾道:“我并没有这样的权力,如果你们想要做长期的生意,需要得到我们皇帝的允许。”
大汉传承数千年的官场学中有一条知识:聪明的属下要学会给上司捧哏,在适当时刻接话,说出上司的言外之意。
就比如现在,闻棠说完这句话后,他的第47名短兵终军及时接话道:“但您是陛下最看重的臣子,您的建议他都会听啊,否则陛下又怎么会给您划出六千户食邑呢。”
闻棠:“子云,莫要胡说,明明还有两位将军比我食邑更多。”
两人都是汉人,非要用胡语说话,好奇怪哦。
终军:“您与他们关系极好,想来他们知道这件事后,也会为您向陛下进言的。”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编的。
其实他们的胡语水平真的很拙劣,类似于将中文“不三不四”翻译成“nothreenofour”,但有时候,钓鱼放一个钩子就够了,管它是弯的还是直的呢,愿者自会上钩。
安普询问道:“六千家吃饭是什么意思?”
听完翻译的解释后,安普有些震惊,西域有些国家全部人口才一千多人,而这位大汉的使者居然每年都可以收六千家的赋税?!
“那您岂不是相当于西域三个国家的王?”
闻棠:喂,喂,我对大汉忠心耿耿,你可不要随便乱说啊!
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强调这些食邑的归属权,但翻译却误会了她的强调,告诉安普:“我家贵人说,这t些都是大汉天子的疆土。”
安普:什么?!她居然说西域三国是汉天子的领土?
看来汉果然是个实力强大的国家,而这名女使者在汉天子那里也很有话语权。
终军悄声问道:“我们这样便宜行事,万一陛下不同意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