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前几天还在余姚隐居的高岱,现在已经是会稽郡郡丞,并且代行太守事。
“两位请坐!”
张幕跪坐在首位上,将手中茶杯放到桌案上,请两人坐下。
“谢过使君。”
贺齐和魏腾道谢,随后各自找位置坐下。
张幕率先看向了贺齐。
贺齐长相比较英俊,符合世家嫡系代代优良基因传承的性格,看起来很儒雅,但起甲胄佩刀的武将打扮,又让她带上了一丝彪悍气息。
这种彪悍,看向眉眼位置,或许也可以称之为杀气,是杀人不少者才会有的独特气质。
张幕自身,便能释放出杀气。
这是他战场上磨砺出来的,搭配长久以来身具高位上位者气势,能让不自觉惧怕和心生慑服。
而贺齐身上这些杀气,多半是自行带领士兵几度重挫山越而养成的,这在会稽郡内并不是秘密。
“不愧屠夫之名。”张幕心中暗赞一声,开口问道:“公苗,本此时听说你带人多次重挫山越。”
“可有何对付其心得?”
贺齐明白张幕这是在考校自己,不卑不亢回道:“禀使君,位四字耳。”
“哪四个字?”
“恩威并施!”
“恩威并施么...”张幕不堪重负,继续问道:“随着本刺史和严白虎一战,会稽郡南部山越认为有有机可乘,叛乱又起,若是公苗领军出战,多少时间可以平定?”
“敢问使君给在下多少士卒?”贺齐不答反问。
张幕眼中多了一丝笑意,说道:“让你自行募兵,你觉得呢?”
“两万足矣!”贺齐沉吟了一下说道:“三年可平,五年小治,十年大治!”
“若是使君给予更多支持,或许有更好瓦解山越之心的计策,这个时间可以缩短些。”
贺齐声音坚定的说道。
身为会稽郡土生土长的世家,没有如祖郎那般成为宗主豪强,而是想着出仕朝廷,自然一直都有考虑如何对付会稽郡内最大的问题。
这其实是一份明摆着的功劳。
对于对这个问题,贺家每一代人都在考虑。
如今贺齐上位,本身又有能力,总结了先人的精英,已经有了腹稿,只看张幕支不支持。
“不错!”
贺齐有备而来的姿态让张幕本能露出一丝微笑。
对贺齐的回答,他很满意。
但还是要具体了解一下。
“何为可平,何为小治,何为大治?”张幕问道。
郭嘉,高岱包括魏腾都将目光投射过去的
贺齐眼神一凝,正色道:“重兵在侧,山越不敢反叛,即为平。”
“千方百计使越民出山,与汉民交往贸易,教化之,使其心不思反,即为小治。”
“有朝一日,越民都说汉话,写汉字,尊汉利,不在尊早年越国之习俗,即为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