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民变需快刀斩乱麻以安人心,严彧回京后几日,竖旗放炮案的审判文书终于递到了陛下跟前。一山贼匪领头的杀几个,更多则是还田谋生,州县当官的安抚无能、剿匪不力,罢黜几个再降罚几个,这案子便了了。
单看这结果实在算不得大事,可大理寺还呈了两份口供,一是黑山豹所供和骆先生及官府的多年往来交易,顺着这条线往上摸,是州刺史的“悔罪书”,言及这位骆先生手眼通天,背后势力或涉及皇子,这才导致了州县在安抚及剿匪一事上投鼠忌器。
可显然这位刺史大人悔悟的不是时候,骆先生这一条,有点犯忌。
严瑢请示陛下:“骆文斌在严将军到的当天便已自缢,还查么?”
李琞斜倚在凭几上闭着眼听,此时方淡淡道:“结案吧。”
严瑢得了旨告退,严彧却不肯一块走,他往前凑了凑,刚要张口,便见高盛冲他直摇头。
再看陛下,把凭几一推躺了下去,又翻个身,给他个后背。
严彧脸皮厚,干脆走到床前一坐,抬手便扣住了陛下肩膀!
李琞本能地一抖,刚要骂,便觉抓着他的两只大手从肩头一点点按下去。
“陛下乏了,臣给您按按。”
高盛吁了口气,这浑小子要吓死他!
李琞睡着般不作声,严彧按了一会儿,终是沉不住气道:“陛下,臣求娶文山郡主的事……陛下?”
陛下打起了呼噜。
高盛弯腰低劝:“陛下自上回晕倒,圣躬时觉不豫,严将军还是先回吧。”
严彧坐地上,瞪着高盛运气。
高盛也不在乎,笑眯眯提醒:“这会吵醒了陛下,有起床气,反倒坏事不是?”
严彧咬牙:“行,我走。”
他慢腾腾起身,也不知是不是跪坐久了,腿脚不利索,刚挪步便朝着身后那方矮几撞去,“哐当”一声,几案翻倒,茶盏尽碎!壶里是方才他们饮茶的水,半壶都泼在了严彧胳膊上!他“哎呦”一声,捂着胳膊跌坐在地。
李琞被这一连串动静吓一跳,又听严彧哎呦惨叫,光脚从床上奔下来看:“烫到了?”
严彧抬头,眼里带了丝狎笑。
李琞摸到那水,温的!想想也是,聊了这半晌的案子,怎么可能还烫。
“滚滚滚!给朕滚出去,朕不想看见你!”
严彧翻身跪好,叩了个头道:“陛下,臣所求具是出自真心,还望陛下成全!”
李琞无名火腾地又烧起来,居高临下戳他脑袋:“你是三岁么?讲这么幼稚的话!”
严彧抬头,目光灼灼:“陛下若是忧心南境不臣,祸乱大齐,大可放心,若真有那一日,臣提枪上马,第一个杀过去!”
继而又一软,“可这具是杞忧,梅安一心想灭南越,兵马具已陷入南边战线,那是消耗战,便是赢了,修养元气也非一朝一夕,他断无异心和起事条件!”
“你是被那小郡主迷昏了头!”
李琞干脆跟他相向而坐,恨铁不成钢道:“当年长公主走火入魔般着迷梅安,后来是扶光,要死要活非要嫁给梅敇,如今又有个你!怎么这天底下除了他们梅家,没旁人了么?”
“倒也不能这么说……”
“你也不要觉着那梅安无二心,你可知以往梅敇年年往灾地捐钱捐粮,是为何?有线报说,他在当地养了不少门客、幕僚、死士,部曲牙兵也不见得没有,隐在庄子、江湖、山寨里,看似规矩贤良之人,行的具是收买人心之事!似这回的民变,确不好说!”
严彧怔了一瞬,谨慎道:“陛下讲的这些,可有实据?”
“朕若有实据,当不会让他死在东海!朝廷与梅安这种关系,早晚要变,便是朕能容他占据南境一隅,以他想灭南越的野心,也必不甘久困于下!”
严彧迟疑着:“其实他想灭南越,也并非全是野心,实是为……陛下可知他的王妃,并非什么十六族圣女,而是月召那位遗世的公主!”
“嗯?此话当真?那小郡主跟你讲的?”
“是。”
李琞仰望着大殿藻井,幽幽道:“可见此蛮主心思之深!取了财富和美人,将他的野心尽数包裹在深情和忠君之下!”
严彧:……
有点后悔跟陛下说这个。
忽而意识到扯远了,他是来求陛下赐婚的。
再扯回来:“陛下,梅敇所行无实据且不论,梅安一子一女均陷于朝,亦未见不臣之举!臣娶郡主,莫非陛下忧心的不是蛮王,而是臣和平王?”
“你……朕是怕有朝一日伤了你的心!”
“陛下不准,臣此时已心痛欲绝!”
“滚!少在朕这里惺惺作态!再若逼朕,朕便立刻下旨赐婚他人!滚,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