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离又回了扶光府上。
梅爻亲自去送他,跟扶光说她认识个好大夫,不日便可到京,或可医如离离魂之症。
彼时如离站在扶光身旁,却变了卦:“我仔细想了想,觉着眼下甚好,倒不急于记起前尘往事。若那往事里我身世凄惨,亦或还有何乱缘,倒是麻烦。”
梅爻气得想揍人。
扶光安抚道:“妹妹有心了,且等名医到京,我来劝他。”
从公主府出来,明晃晃的日头灼得人睁不开眼,蝉鸣嘶嘶,从枝条茂叶中透出来,愈发显得燥热。
梅爻坐在马车里,隔窗听梅六讲几天后的晾经法会。
“慈恩寺每年六月初六的翻经节可热闹了!一些平日里珍藏难得一见的经卷,也会搬出来晒晒,引得朝野名流、拥趸信众乃至方外高人趋之若鹜。现场还有祈福法会,早几年太后和皇后也去过,声望便越来越高。京中贵户们这时候会捐些香火钱,咱们府也捐过,今年还照旧吧?”
梅爻嗯了一声,梅六又道:“这回中宫被废,太后欠安,颇不太平,听说怡贵妃会带着几位娘娘和一些亲贵、命妇,去为太后和陛下祈福。要我说,颇像是山中无老虎,猴子要耍威风了!”
“她攥着后宫实权,却无实名,总要寻些彰显威望的场合。”
马车驶上繁华大街,车帘落下,梅爻闭眼小憩。耳听外面传来叫卖声,忽又睁了眼道:“停车!”
风秀道:“小姐有事?”
“那外面有卖糍糕的,风秀你去买点,分成两份,着人给他送一份去。”
“他?严将军么?小姐可有要捎的话?”
“没有,若问便说是我想吃,顺道也给他尝尝。”
风秀不解:“小姐想吃,奴婢着小厨房做便是,保准比卖的还好!再说,这也非是什么矜贵之物,就这么送去平王府……”
“你不晓得!日前唐云熙给大公子送东西,他便来嫌我。可这等事,贵在有情自愿,却不可逼迫、比较。我若在此时,也费尽心思做些什么给他送去,那才是费力不讨好。且这等事不能惯着,若回回都百般讲究才能拿得出手,那必得一次比一次用心,倘有一回简拙了,反倒生出怨怼,倒不如随意些,才是长久之道。”
风秀怔怔的,未想过送个糕也诸多讲究。
-
初六那日一早,慈恩寺因有皇妃祈福,百姓们只在寺外叩首祈拜。
一入寺门先有个功德箱,有执笔沙弥书录今日诸位菩萨之功德。梅六递上银票,合十一拜道:“文山郡主愿以此清净之资财,供养三宝,广结善缘!”
那小沙弥还礼致谢:“贵人之功德,将如繁星升空,普照十方,贵人必将福寿绵长!”
凤舞在小姐软舆侧蛐蛐:“这钱给他换句吉祥话,要是给端王,能买个六品官!”
夜影冷哼一声:“那可不是买官,那是阴司买路钱!”
梅爻瞥他俩一眼:“佛门净地,少胡说。”
一行人沿青砖石道入内,山寺喜庆却不显喧嚣。今日来的贵人们暂歇在斋堂,梅爻与各位贵人相互见礼,虞妃仍似以往一般,十分热络地牵了她的手闲话。她不自在,不着痕迹地抽出手来,说了几句便去了别处。
吉时到,有披了法衣的僧侣引着众人出斋堂,往大雄宝殿去,祈福法会将在大殿前举行,殿后是藏经阁,晾经便在那里。
在主持的唱诵下,怡贵妃一身明黄色吉服,头上三层七凤金冠,只比皇后的凤冠少了颗东珠,妆容艳艳,威仪赫赫,接受满院朝拜,倒真有些凤驾临凡的派头。
法会开始,寺中高僧领着诸位贵人上香、献花、供奉、礼拜、诵经、发愿,一圈儿行下来已近午时,院中备了素斋招待吃
惯了珍馐的贵人们,梅爻跟着用了些,胃口淡淡。
饭后全寺又大张旗鼓地恭送怡贵妃回銮,看着依仗浩浩荡荡消失在山脚,才算圆了这场法事。
解了封,开始有民众陆续进寺祈福求经。梅爻没急着走,返回去替她在南线战场上的父兄求了求中原的神佛,保佑他们旗开得胜,之后便溜达去了藏经阁。
藏经阁正热闹着,有饱学之士正在与寺中高僧辩经,一旁焚香煮茶,围了一圈看客。
梅爻听了一会儿,确觉机锋巧妙,启慧开智,只是那白衣公子胜负心重,在大和尚的从容淡定前,先已着了相。她不禁想若是大哥还在,可会下场论一论,又会是何样风姿?
身旁有人小声嘀咕:
“圆觉大师自幼寄身佛门,少时得道,许公子虽也是无双的见识,在他面前到底还是弱了些。”
“那是自然,这么些年来唯一辨赢过圆觉大师的,只有个容先生。可惜老先生遁世,倒不知隐去了哪里,是否有门徒承袭衣钵?”
“我听说他是去了西北!那时候的西北可不比当下,戎狄正猖狂,只盼老先生顺遂安康吧!”
“怎么跑那儿去,兵荒马乱的……”
“那不知,大儒的想法谁可揣得?”
俩人闲话间,场上辩经已结束,白衣稽首,大和尚敬茶,场内一时叫好的有,唏嘘的也有,议论纷纷。
梅爻身后忽地响起个声音:“郡主对禅道也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