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厨打着嗝儿说:“秀琴……怎么……”
“您先喝水。我慢慢跟您说。”范秀琴递茶杯给董大厨,开始讲述陈锦莹的事情。
董大厨打嗝住了,可胸口的石头却越压越重。小妹这些年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啊?让她做菜,名声上却是给陈德祥的儿子。凭什么!
后面的事更是气人,锦莹的养母病重,老头子为了让儿子能够出名,竟然不让锦莹去陪弥留之际的养母?
他们弟兄三个,这些年一直牵挂着妹妹,就怕她跟着陈德祥过得不好。
昨晚听说妹妹成大厨了,他还替妹妹高兴。真的高兴得太早了,就知道这个老东西真不是东西。
“董二叔,吃啊!”范秀琴招呼董大厨。
董大厨哪里还吃得下?
“您也不要太难受了,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再难受也改变不了什么。宁宁已经把事情摆平了。”范秀琴说。
“他还拿道上的人威胁锦莹?让锦莹没地方混。”董大厨的手在抖,“知道老畜生不是东西,可怎么能这么不是东西?锦莹好歹是他的亲骨肉,他拿锦莹当自家姑娘看了吗?”
“他从来没把自家姑娘当人。锦莹姐说,她的四个姐姐婚事都是老头子安排的,其中两个姐夫,婚前就是花花公子。她就是不想让老头子随随便便把她嫁了,她才跟老头子说自己不想结婚。”
“等等,锦莹到现在都没成家?她都几岁了?”这下董大厨更着急了。
“老董,你别急啊!现在锦莹不是已经出来了吗?”陆永定劝董大厨。
“对啊!我只是说她之前过得不好,现在大家都喜欢锦莹姐。宁宁安排了师兄教锦莹姐粤菜,而且宁宁还说锦莹姐有经营饭店的经验,所以让锦莹姐跟在师兄身边,熟悉宁宴新店的开设流程。”范秀琴说了一些好事儿给董二叔听。
“咱们弟兄三个都成家立业了。孩子都不小了,小妹还孤身一个人,漂泊在外。大哥和老三,听见了,不得……”董大厨垂着头。
何运邦想了想说:“董大厨,陈大厨算不得孤身一人。她身边有徒弟,那个徒弟对她忠心耿耿。如果不是有这个徒弟,她一个人来港城,肯定很难。”
“徒弟终究是徒弟,唉!”董大厨唉声叹气。
“徒弟是徒弟,可哪个徒弟,师傅说一声,就愿意替她打前站,都没考虑过自己,直接跑过来?”何运邦拿了一碟烧麦给董大厨,“董大厨,吃两口。”
“锦莹姐离开台湾没多久,那里的食客就知道,锦莹姐才是德祥大饭店背后的大厨。”范秀琴劝董大厨。
陆大厨看手表说:“不早了,你们都要回去准备的,我们回吧!”
范秀琴见董二叔不吃,她把烧麦递给丁盛:“你吃了。”
丁盛把一碟烧麦扫进嘴里,边吃边拉着范秀琴:“秀琴,问一句,你工资多少?”
这个年代,到了月底发工资的时候,都是排队领的,你多少,他多少,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七八千港币。”
“你都这么多?”丁盛倒抽一口气。
范秀琴急了说:“什么叫我都这么多?我们那儿能拿多少都是凭着手艺来的。”
何运邦去结了账,走了过来:“秀琴的面食在港城很有名的,很多人专门盯着她的班次来吃。”
“真的啊!”
“那当然,我还因为做面食做得好,结交了很多朋友。”范秀琴沾沾自喜。
几个人一起到了粤城宾馆,自行车棚在后厨边,他们几个也顺道,一起过去。
何运邦骑车带范秀琴离开,看着师徒俩骑车离开,董大厨站在原地。
陆永定拍着董大厨的肩膀:“老董啊!这就是命。你难受也没用,那时候你们兄弟三个,自己都活不下去,你们也不可能把妹妹带在身边。要不是遇到老爷子,要不是新中国,你们弟兄三个,未必都能活下来。反正现在也知道了妹妹的去处……”
“听听都知道小妹吃了多少苦。”董大厨心里憋得慌。
“你看,我也刚刚知道我家培德险些出事。这还是我自以为是出的主意呢!还好孩子没事,要是有什么,别说是大哥了,就是陆家的祖宗,我都没法儿交代。”陆永定长叹一声道。
陆育德看着他爸,问:“爸,您够了没有?”
陆永定一下子愣了,看着儿子。
“您是不是到现在还在怨我,你让我去港城,我没去?”陆育德问他爸。
陆永定懊悔的是,自己去年年头走了一趟港城,看到港城酒楼的情况,就想让孩子来港城,根本没想到港城这么乱,也没想过孩子去港城会遇到这么多事,差点进火坑。儿子和侄子都是他的心头肉。要是让他回过头来看,两个孩子,哪个都舍不得出来。他怎么会怨儿子呢?
“你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