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年糕,一片鱼肉,一勺蟹粉汤。
一碗下肚,蟹粉醇厚,鱼肉鲜嫩,年糕软糯,软糯与鲜嫩交织,鲜香与醇厚共舞,每一口都充满惊喜,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两口已经见底。都是几十岁的成年人了,却都不免为此怅然若失。
就在这时,霸道的香气袭来,整盘只见红润的鱼翅,不见羊八件,另外配了一盘烤得酥脆的烧饼。
天津有回民聚居,解放前天津有十二家做清真菜的高级酒楼,这扒海羊,就是清真十二楼之一的鸿宾楼的看家菜。这是结合了宫廷全羊宴和天津菜扒鱼翅的大菜。
“翻开鱼翅,观其形,勺扒要求食材整体翻转,还要漂漂亮亮地落下不碎,翻前是什么样,翻后得一模一样。掰开烧饼,一块带汁水的羊杂塞在烧饼里,让烧饼吸收汤汁。”正在过滤鱼汤的岳宁说。
一事不烦二主了,评委们把翻开鱼翅的任务交给许乐梅,许乐梅用刀叉翻开了鱼翅,果然完整的鱼翅下是完完整整拼着羊八件。
杨裕合掰开了一个烧饼,烧饼内部热气腾腾,他夹了一个羊眼,塞进去。
“岳宁,你有这个勺扒的功夫吗?”杨裕合吃着夹着羊眼珠的烧饼问。
烧饼绵软的内里吸足汤汁,羊眼珠爆汁,烧饼外皮酥脆干香,滋味绝了。
岳宁拧着纱布,把最后的汤汁给沥出来,她打开纱布,里面是鲫鱼和鳝鱼骨的渣渣。
她用生无可恋的表情说:“杨叔,你要让我跟所有厨子比绝招吗?我是人,不是神仙!”
“我不信,刚才马大厨的黄鱼翻面,肯定是你的绝招,能有这个本事的人,怎么可能不会扒呢?”
“这不是大翻勺。”岳宁解释,“那是翻转。整扒翻勺,我会。但是散扒翻勺,就是一道扒冬瓜,我也有失手的时候,不要说这软硬不同的羊八件。我是没把握能完整翻过来的。等我跟陆哥多学学,以后再表演给你们看。”
岳宁亲口承认自己大翻勺技术不到家,大家听了笑哈哈。
刚刚吃了年年有余的观众评委又吃到了这道菜,上一道菜绝妙滋味还没褪去,这下又来一道可以冲击人灵魂的大菜。
吃了羊腰窝的,感叹没有吃到羊蹄筋,吃了羊散旦的,眼睛还盯着羊舌。
他们只想问,什么时候可以完整地吃到这道菜?
现在难题来了,他们必须给这两道菜给出评分。
主持人问岳宁:“岳小姐,你作为港城的顶级大厨,摸着你的良心说,今天这两道大菜,你会把票投给谁?”
“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表示我全要。”
要平时,大家准说这个丫头是个小滑头,现在大家认为她说得对。怎么取舍?这不是为难人吗?
他们纠结中,宝华楼上了一道,用去皮的鳝鱼丝和冬笋丝、火腿丝、香菇丝炒的“子龙脱袍”。
他们又来了一次从极繁到极简的风格转换,鳝鱼脱了皮,没有鱼皮的胶质,和配菜结合在一起,主打一个清爽鲜甜。
很快陆培德也送上了一盘展现他刀工的扣三丝。鸡肉、猪肉、火腿和冬笋都切细丝,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一起,上面盖了一朵水发香菇,盘底淋了鸡汤。
他这里也是一样,繁与简的转化,浓郁和清淡的搭配。
专业评委和观众评委紧张地打分,岳宁说两个都要,他们也不想分出高下,终于分数出来了。
这一关,专业评委给宝华楼的年年有余更高一些,但是观众评委倾向于扒海羊。
陆培德的扣三丝在刀工和调味上也略胜一筹,这一关综合下来,陆培德仅仅比宝华楼高了0.5分,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比分累积差还有2.8分。
热菜结束,大家都对陆培德挽回局面不抱希望了,看起来这一次张大厨要捧走厨王奖杯了。上一届是宝华楼出去的李欣荣,这一届在有北派粤菜传人的情况下,如果宝华楼还能捧走桂冠,那宝华楼在港澳两城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陆培德回到灶台,岳宁沥出汤水后,他把剩下的鲫鱼和鳝鱼骨渣渣放进锅里炒。
“陆大厨怎么炒那些渣渣了?”
主持人反应极快,问正在去冬瓜皮的岳宁,岳宁抬头:“这就是东台鱼汤的精髓所在了,三道吊汤。不过大家自己家里做的话,一道吊汤就可以了。第二第三道如果糊了,那就苦了。”
“如果不糊呢?”
“那就很香了。”
陆培德已经炒好了那些渣渣,在这些渣渣里,他又加了几块焯过水的鸡骨架,继续熬汤。
岳宁已经把案台交给陆培德,陆培德开始把冬瓜里侧软嫩的那个部分切成细丝,裹上淀粉后,放筛子里抖掉多余淀粉,上笼屉蒸。
他拿了剩余的冬瓜和冬瓜皮,再加了一把黄豆芽,用他带来的高汤,再次熬汤。
宝华楼那里已经举手完成了。
他们做的是一道文思豆腐。
“这道文思豆腐,就是宝华楼来展现刀工,还有告诉大家,他们的吊汤本事不输给陆家的吧?”龚大厨说道。
岳宁听见了摇头:“各有所长,不要拉一家压一家,这就没意思了。”
陆培德的汤熬好了,冬瓜也整好了,裹上淀粉冬瓜经过蒸制,变得晶莹剔透起来,他把冬瓜丝放入一盏一盏的汤盅里,一共四盅,剩下的冬瓜丝要倒在一个玻璃汤煲里。
“给我留一碗。”岳宁说。
陆培德给她留了一小勺冬瓜丝。
他依次把清汤冲入汤盅和玻璃煲内。
汤汁冲入玻璃煲内,大家眼见看着透明的冬瓜丝越发舒展,这不是满满的一盆燕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