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7章 遇上小姐姐

春交会上,能准确翻译的人不少,但是既能准确翻译又懂得外国人心理的人却很少。

好几个展台跟外国人谈不下来的时候,只要把岳宁拉过去,她跟老外聊上几句,就能分析出洋鬼子的心态,甚至是那些华商的心态。她能把那些不诚心想要谈的剔除掉,剩下有意向的基本都能拿下。

上辈子宁烧腊在二十多个国家开店,岳宁非常注重本地食客的占比,认为宁烧腊出海不仅仅是为海外华人带去家乡食物,而是要成为当地的“洋快餐”。绝大部分店铺的非华人食客占比都超过50%,在绝大部分的大国,比如美国、法国和德国,非华人客人甚至能占70%。

他们团队深入研究当地客人的喜好和习惯,所以岳宁对这些国家的人有基本的认识。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再加上中国货的白菜价,货物怎么可能卖不出去?

他们这一片的展台有事都喜欢叫小岳过来问问,现在小岳说要回港城了。他们都知道这个性格豪爽、西北长大的小姑娘是港城的大老板,她在港城有自己的生意,能帮他们这么多天已经很好了。

大家都很穷,也拿不出贵重的东西感谢她,只能送些不值钱的土特产给她。

香榧子、小核桃岳宁拿了,腊肉、茶叶、金丝小枣,她也拿了。江西农产品展台送了她一条安福火腿,几次三番跟她说这火腿可不比金华火腿差,岳宁表示一定会用它做菜。

西北展台的同志塞给自家小闺女一大堆东西,西北路途遥远,这个年代道路不便,好东西都很难运出来,只有秦椒、核桃、枸杞和土豆这些耐放的东西能运来。新鲜的羔羊肉运输成本就高了,苹果运输也不容易。

川省的同志对他做的麻婆豆腐念念不忘,虽然啤酒鱼好吃,但他们还是建议她试试太安鱼,并给她送上了泡萝卜和泡椒。

好吧!好吧!都收了。

岳宁把大部分的东西都交给粤省农产品进出口公司,农产品要检验检疫才能过关,让他们帮她带到港城。她自己拿了些泡萝卜、秦椒和泡椒,还有一大袋洋芋蛋。

在家的时候,他们吃土豆吃得腻了,可真出来了,这鹏城的土豆粉粉的,哪有西北带着韧性的洋芋蛋好吃?阿根叔他们肯定想念。

岳宁没穿真丝衣服,而是穿了一件半旧的T恤和一条卡其裤,坐车到鹏城。

这时候火车站哪有什么电梯,她走楼梯的时候,手里提着行李箱,肩上扛着一袋洋芋蛋,往里走。

前面一位有些佝偻的阿婆提着一个大包,岳宁想要帮她一把,但自己双手都没得空。

突然,她看见一个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姑娘追了上去:“阿婆,我帮您。”

这个麻花辫姑娘接过阿婆的袋子,然后回头说:“国华,帮这个妹妹扛一下。”

一个小伙子走了过来说:“小同志,我帮你拿吧!”

“不用,不用,我可以的。”岳宁跟他说。

麻花辫姑娘说:“没事啦!让我对象帮你扛,你一个小姑娘,哪有大男人有力气?”

“小同志别客气,往车站里还有很长一段路呢!”小伙子不由分说,接下了岳宁的蛇皮袋,接下的一瞬间他的脸微微有些变色。

“太沉了,还是我自己来吧!”岳宁说道。小伙子感觉自己被看扁了,说:“你行,我还能不行?”

这?岳宁不好打击对方的自尊心,她提着行李,和麻花辫姑娘搀扶着阿婆一起下楼梯。

小伙子扛蛇皮袋下楼梯,没走几步就喘粗气了,他问:“你这里装的是什么?这么沉?”

“土豆。”岳宁答。

“这东西又不值多少钱,还值得你扛这么远?”麻花辫姑娘说。

“我们大西北的土豆跟外头的不一样,西北的同志不是参加春交会吗?给我带了点家乡的土豆,我带到鹏城给我的老乡吃。”岳宁说道。

小伙子笑出声:“啊?你就为了给你几位老乡吃?”

“是啊!在家的时候,天天吃,就想吃口面条,吃口白米饭,到了外头就想老家特有的土豆了。”岳宁说。

麻花辫姑娘点头说:“要的就是这份心意。”

到了站台,麻花辫姑娘帮阿婆找到了车厢,送她上了火车。

等她来这节车厢,她发现岳宁跟他们居然在一节车厢,而且还是面对面的座位。

火车开动,姑娘从布袋里拿出两个煮鸡蛋,一个递给小伙子,正要自己吃一个时,她停下,伸手递给岳宁:“妹妹,吃鸡蛋。”

岳宁摆手:“我早饭吃饱了,谢谢姐姐,您吃吧!”

姑娘拿出已经掉漆的军用水壶,喝一口水,吃一口蛋,小伙子也接过水壶吃了一口。

岳宁看着这对小情侣,小姐姐眉清目秀,温柔又漂亮;小伙子也五官周正,斯斯文文。

“姐姐这是去哪儿?”岳宁问道。

“我们去港城,投靠他大伯。”姑娘看向小伙子。

“改革开放了吗!我大伯回了趟老家,说他在港城做生意。这次来信,让我们去港城帮他做生意。手续可真难办,我们弄了三个多月,才办出来。”小伙子略带兴奋地说。

“现在去港城的手续比以前难了。办好了就好了。”岳宁跟他们说。

姑娘很惊讶地问:“你还知道这个?”

“我去港城一年了。”岳宁说。

“是吗?我可以问问你港城的情况吗?”小姐姐问道。

岳宁点头:“当然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