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9章 皮埃尔有个想法

岳宁站在宁宴门口迎接几位大厨的到来。

卢卡斯真的一点都没主厨的派头,下车就跟岳宁来了个贴面礼。

瓦莱尔跟交流会上一样热情,给了岳宁一个熊抱,皮埃尔比较严肃,这次他带了儿子尼古拉斯来。

宫本、岩西和石川,岳宁还请他们来试过菜,这次过来完全是因为三位顶级法国大厨到了。

岳宁还邀请了坤和楼的章家父子和师伯李欣荣作陪,另外还有蔡致远和博览会的主办方一起来了。

同行到访,自然不能光吃饭,岳宁先带大家参观。

进门雕刻的影壁,吸引了几位法国大厨的目光,岳宁介绍:“这是中式建筑的特点,中国人认为大门若与外界道路、河流直对,会导致‘气’直冲室内,破坏阴阳平衡。影壁通过遮挡形避免‘气’直冲里面,达到‘藏风聚气’的目的。也可以保护隐私。”

进入主楼大厅,卢卡斯嗅着空气里的味道,不是他们几个身上香水的味道,是一种若有似无的淡雅香气。

“什么味道?”

岩西先一步伸手指着靠墙的条案,条案上摆着一只暗绿色的琉璃香炉:“中国香道,我之前跟你们介绍过,香道与花道、茶道并称日本的‘雅道’,日本的雅道全是起源于中国,千年前日本僧人从中国把这些文化带回了日本。

“一千年?”尼古拉斯惊讶地说。

“是的。这只是日本人带中国文化回日本,香薰文化在中国的出现可能更早。”岩西说道。

岳宁听了翻译的话,她到那个香炉边说:“这个香炉是模仿两千多年前西汉的博山炉样式。”

皮埃尔拍了拍儿子的肩:“Chinoiserie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十八世纪的时候,法国的文人,艺术家痴迷中国的艺术。你回巴黎后,可以再次前往米埃特堡,去看一下那里的壁画,去感受一下那个时代,法国乃至整个欧洲中国风的盛行。虽然,那个中国风是大家想象中的中国风。”

岳宁听了这话,也就理解了,为什么皮埃尔是这三位大厨中地位最高的厨师了。他的文化素养确实要比其他人更深厚。

“但这香……”石川俯身轻嗅,“是茶香?”

岳宁微笑点头:“您闻得准。这是中国的制香艺人根据我们的要求调制的‘檀茶一味',檀香打底,沉香为辅,加入武夷岩茶的茶粉,用炼蜜调和,制成香饼。”

大厅里,餐厅经理正在进行开市前的检查,桌布是不是铺得完全一致,餐具摆台是否合乎标准,餐桌上的插花水是不是够,检查完毕,她校对了桌号,把对应的菜单放在插花架上。

皮埃尔问:“花道?”

“是的。”岳宁伸手请他们往后厨去。

后厨采取透明厨房,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一排厨师正在切配摆盘,准备好的冷菜,用透明的玻璃罩罩上。由学徒转入隔壁温度更低的冷气房。

隔壁的热菜区域,里面干净整洁,厨师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制作。

“是为了向顾客展示,你的厨房干净卫生吗?”瓦莱尔问。

岳宁看向岩西说:“我是从岩西先生做铁板烧的时候有的灵感。厨房是厨师的舞台,需要观众。”

边上一间就是烧腊间了,烧腊师傅们正在把第一批烧鸭挂进炉子。

参观了后厨,时间差不多了,岳宁带他们走出后厨区域,去楼上包房。

包房里,暖黄的灯光漫过棕色中式屏风,屏上的工笔花鸟在光影中似要振翅。仰头看吊顶,采用深棕色的中式窗棂将灯光切割成菱形格子,落在米白色墙面上的山水墨画壁纸上,光影与水墨交织。

休息区有一张茶桌,岳宁请他们坐下,皮埃尔一下子明,说:“茶道?”

岳宁坐下烧水烫杯:“这是中国南方的工夫茶。不同于日本茶道。”

岩西笑着解释:“日本茶道源自中国唐代,后来经千利休等人发展,有了日本特色。而中国的茶道,自从炒青出现之后,基本上就是冲泡了,两边茶道也就渐行渐远,倒不如香道、花道和书道接近。”

岳宁用公道杯给他们倒茶:“喝茶。”

这茶法国人很难品出个一二三四来,也就走个形式,还是吃饭要紧。

前菜一上,不需要岳宁介绍,卢卡斯赶忙让瓦莱尔和皮埃尔试试中国鹅肝。

瓦莱尔用银匙切开颤巍巍的潮汕卤鹅肝,鹅肝渗出蜜色卤汁,卤香扑鼻,与法式鹅肝惯有的奶脂气息截然不同。

他细细品味这块鹅肝:“我们的鹅肝是用低温慢煮锁住丰腴,而这个鹅肝像是吸饱了汤汁的蒸鸡蛋那样嫩。”

皮埃尔则将鹅肝含在口中久久未咽,任由卤汁在味蕾上层层绽放,后再咀嚼:“法式鹅肝追求纯粹的脂香,这块鹅肝酱香打底,各种香料层层叠叠,却又和谐。味道确实独特,我很喜欢!”

他吃下鹅肝,又叉起一根像白芦笋的东西,放进嘴里,牙齿咬下去,这东西又脆又嫩,皮埃尔的眉峰骤然扬起。这东西酸辣鲜爽的滋味袭击着他的舌头,但是又有一股清甜,和鹅肝配在一起吃居然刚刚好。

他问:“这是什么?”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