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允卿去南境后,朱瀚朝领兵逼近京都城。
京都虽有陆柯丞等人镇守,但到底是不如来势汹汹的朱瀚朝和朱瞻廷,他们在南境和漠北的兵力加起来比京都城里的要多上许多。
也怪这些年来刘弗陵的心思大都放在魏嫣姌身上,并未想过防备朱家,收紧他们手头的兵力,是以才会酿成今日的大祸。
与朱瀚朝对峙半个月后,京都城内的兵力受伤惨重,尽管刘弗陵每日皆在朝堂上鞭策臣子们想出应对的计策,可但凡能用的他们都用上了,最后能真正抵御下朱瀚朝兵力的唯有陆柯丞。
半个月下来,陆柯丞身上全是内外伤,朝堂之上真正能替刘弗陵抗事的唯有他,许多臣子明白萧允卿倒戈的朱瀚朝一方将会是获胜方,是以私底下纷纷朝朱瀚朝递折子,想为他效劳。
里应外合的惨淡形势令陆柯丞明白刘家列祖列宗抢夺来的江山只怕是支撑不了多久了。
只是刘弗陵偏不信邪,发誓要将朱瀚朝等人击退,平定刘家传出来的江山,不让它落入外人之手。
“陛下,城内的兵力至多只能再撑上七日,七日之后朱瀚朝只怕是要攻入城内,陛下得想想后路了。”
陆柯丞还是不想刘弗陵与朱家鱼死网破,只要将命留下来日后总还有机会。
“摄政王说得不错,如今的形势陛下您也看到了,陛下万不可再逞强。”
文远將軍已进宫守着有好些日子,这个时候朝堂上没人站出来,他这个隐退多年的老臣不能再当缩头乌龟,想在油尽灯枯前再尽自己的几分绵薄之力。
“后路?”
“难不成要朕撤回到岭南那穷困潦倒的地方去?朕去不了——”
刘弗陵知道他们指的是当年刘氏一族成为帝君时的老宅发家地。
可对于刘弗陵来说,他宁愿与京都共存亡,也不愿再回去。
岭南乃是燕楚最为苦寒之地,多年来一直是流放重罪臣子的地方,是以刘弗陵心头谨记先帝的话,知道那个地方回不得。
“陛下若是打算与京都城生死共存,臣等亦不会退缩。”
文远將軍听出他话里意思,是以没有再劝他。
陆柯丞看了看文远將軍,知道自己再多说也无益,只得跟着低下头颅,算是妥协了。
“现下朕要将这些反贼都抓起来,将他们斩首示众,看谁还敢跟朱瀚朝通风报信!”
很快,刘弗陵对陆柯丞下令,命他去将暗中与朱瀚朝里应外合的臣子都抓起来,能杀一个是一个,以儆效尤。
即便是刘家的江山丢了,也不能让这些叛贼遗留在世上。
陆柯丞明白他这是放弃与朱瀚朝互相抵抗了,便想着抓反贼。
陆柯丞未有拒绝他,听旨照办。
两日后王骁回到朱瀚朝身边,同他和朱瞻廷转告萧允卿交待他办的事,想要拿走漠北军的兵符。
听到‘兵符’两个字朱瞻廷噔时露出警惕意味,轻易将兵符献给他人,若是来到京都城他什么都没捞到,回到漠北家也没了,那他岂不是两头都扑空?
是以无论王骁说什么朱瞻廷都听不进去,更别提将兵符拿给他。
“老四,那可是你镇守了多年的地方,难不成你要眼睁睁看着漠北被后梁给践踏了啊?”